時間閃回到2019年9月10日,那天江風浩蕩、山鳥啁啾,重慶市萬州區新鄉鎮萬順村,迎來了水利部辦公廳派駐萬順村的第一書記李廣磊。此后600多個日夜,李廣磊扎根萬順,用真情與智慧喚醒了沉睡的山村,繪就了生機勃勃的富民畫卷。萬順人感嘆,“北京來的第一書記,讓萬順村更順了!”
李廣磊(中)在果園與村民交流
真情架起干群“連心橋”
萬州區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因三峽工程成為平湖新城。李廣磊還在原國務院三峽辦工作時,曾經幾次到過萬州,對這里有著天然的親切感。2019年9月,水利部向萬州選派第一書記時,“農家娃”李廣磊第一時間主動請纓。
萬順村位于長江邊上,屬三峽水庫淹沒移民村,那時全村近1800人中,有20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山高坡陡、基礎設施薄弱,村里大多數村民選擇外出打工,不少土地閑置撂荒。“不好搞,不好搞。”村里的冷清讓鎮村黨員干部搖頭嘆息,一時也沒有了主意。
“這個從北京來的年輕人,會不會是個‘鍍金’的主兒?”剛開始,萬順村民心里也沒底。“鄉親們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們的眼神里有質疑,這個時候我喊口號是沒用的,只有行動起來才能獲得信任。”李廣磊簡單安頓好住宿后,便換上膠鞋、拿著筆記本,開始爬山過溝、走村串戶。
“大爺,您身體還好吧?”“大媽,有啥需要幫忙的,盡管吩咐!”熱絡的稱呼、真誠的話語,逐漸拉近了李廣磊與鄉親們的心理距離。在與村民的交談中,李廣磊偶然得知,脫貧戶崔小平一家在深圳打工,崔小平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高額的治療費用,可能會再次拖垮這個家。
“崔哥你莫急啊,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李廣磊要來崔小平的電話,一番掏心掏肺的話語,讓崔小平吃下了“定心丸”。隨后,李廣磊聯系萬州醫療部門,為他申請醫療救助,并在網絡上發起捐款倡議。順利渡過難關的崔小平,給李廣磊打來感謝電話,話沒說出口就哭了起來,李廣磊寬慰說:“老哥,千萬別把我當外人。”
這件事之后,李廣磊發現,鄉親們看他的眼神變了,對他的稱呼也從“李書記”變成了“廣磊”。”他在與村民們彼此坦誠的聊天中,觸摸到了村民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
聚力打通產業發展瓶頸
萬順人祖祖輩輩靠著2000多畝土地為生,不是鄉親們不想變化,只是因為交通瓶頸,死死扼住了產業發展的“喉嚨”。
“萬順脫貧靠產業,可路的問題不解決不行。”“廣磊啊,理是這么個理,但修路的錢從哪里來?”李廣磊找到村書記江青龍,話還沒說完就被江青龍的回話噎住了。沉默片刻后,李廣磊繼續說道:“江叔,辦法總比困難多,你負責動員鄉親,錢的問題我來想辦法。”
李廣磊找到萬州區有關部門,用懇切的語言邀請他們到萬順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硬化道路項目資金終于爭取到了,擴建公路2.8公里,實現了村域全覆蓋。
“群眾致富看黨員,黨員不帶頭,咋有說服力?”在李廣磊的動員下,江青龍、秦興平等黨員發展了60畝稻蝦、稻蟹養殖園,120畝血橙示范園。就這樣,一批特色養殖、種植項目在萬順村落地了。
做大做強產業,離不開龍頭企業帶動。萬州人劉世昌在廣西發展砂糖橘,李廣磊得知他有回鄉發展的想法后,第一時間聯系他:“大哥,你來萬順吧,能幫你的,我都幫。”站在山頭,遠眺郁郁蔥蔥的萬順果園,劉世昌心動了,“李書記,首期能流轉300畝土地嗎?”李廣磊二話沒說,用3天時間做通群眾工作。
雙方的合作,猶如巨大磁場,吸引了更多外出能人返鄉。由7位返鄉能人共同打造的有機生態果園已經落成,村民除獲得土地流轉費外,每人每月還有千余元務工收入。另外,投資250萬元的特色農產品展示中心、投資800萬元的萬順濱江觀光長廊也在規劃建設中。
李廣磊組織人員編制的《萬順村鄉村振興規劃》,描繪了萬順長遠發展藍圖,依托5公里長江岸線,結合砂糖橘、玫瑰香橙等果木花卉產業,以及新修的濱江觀景步道、農房改造和風情民宿,“孵化”出“和美萬順,四季流香”的鄉村旅游勝地。
用心化解村民煩心事
在萬順的600多個日子里,李廣磊把鄉親當親人。去年5月,李廣磊入戶走訪時發現,居住在高坡上的10戶人家,雖然喝上了自來水,但水質渾濁。原因是輸水主管道和入戶分水管有900多米用的是鐵管,年久腐蝕影響了水質。李廣磊立即聯系供水企業,經過幾番溝通,很快更換了水管。當清澈的自來水噴涌而出時,貧困戶崔大叔握著李廣磊的手說,“這自來水還是聽廣磊的話,乖乖變清變甜了!”
去年初,疫情突如其來。3月初,李廣磊從北京回到萬順后,想方設法收集整理務工信息,積極對接務工地就業部門,確保村民出得去、穩得住、干得好。在李廣磊的努力下,村里70多名務工人員找到了滿意的崗位。疫情期間,李廣磊還幫助果農銷售1.5萬斤香橙,銷售額10萬余元。
萬順村4組村民熊大姐行動不便,她的丈夫在云陽縣務工,打工收入要負擔醫藥費和兩個孩子的學費,生活比較拮據。一天,李廣磊偶遇熊大姐,詢問有啥困難。剛開始熊大姐支支吾吾,再三追問得知,她丈夫已兩年沒拿到一分錢工資。隨后,李廣磊要來了老板電話,托自己在云陽的朋友幫忙,好不容易幫助熊大姐丈夫討回了“血汗錢”。
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兒童,李廣磊通過多種渠道捐錢捐物,籌集愛心衣物、書籍、文具、玩具等物品1200余件;協調廣迪鞋業開展“鞋助童行·愛心傳遞”活動,受贈的110余雙冬鞋全部發給村里的孩子。
有人問李廣磊為什么這么拼,他說:“我要將自己融入這片生機盎然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