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雖受疫情影響,但脫貧攻堅行動從未停止,為鞏固脫貧成效,潭下鎮紀委強化監督執紀,深入走訪扶貧第一線,了解扶貧落實情況,為能如期實現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發揮監督作用,為新型城鎮化項目驗收添紀律。潭下鎮在2018年初被正式確立為桂林市第四批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依托悠久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并以提升基礎設施和助推產業發展為動力,以改善民生和脫貧攻堅為著力點,不斷加強建設并完成了城鎮化改造工程。為鞏固新型城鎮化建設成效,鎮紀委堅持參與監督到各個項目的驗收中,嚴防弄虛作假、利益勾結、私相授受的情形出現,同時督促相關單位和項目負責人要堅決把好工程質量關,加強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監管;監督好資金撥付關,確保專款專用,合理合法,及時到位。
嚴督促強落實,為危房改造工作如期完成保進度。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打好住房安全保障戰役是“四大戰役、三場硬戰”的重點工作,潭下鎮現有貧困戶等危房改造戶122戶,已經開工建設51戶,已完工6戶。為加快改造進度,鎮紀委對施工進度緩慢的幫扶責任人進行集體約談,會上鎮紀委書記陶豐林強調,各幫扶責任人要強化責任意識,明確幫扶責任,落實幫扶行動,全力協助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工作,積極與幫扶對象聯系,深入了解危改過程中的難度并設法實行解決方案,將幫扶工作做實做細,保障住房安全,盡快確保危房改造項目的全面完成。
強化過程監督,助力旱改水工程惠民生。潭下鎮旱改水項目共5個,實施總面積為99.93公頃,工程復核新增水田面積84.5公頃,實施地塊105個,涉及全鎮11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總投資1273.5萬元,旱改水工程是一項通過對水、田、路的綜合治理,使耕地質量提高,工業布局優化,農民收入提高的惠民工程。鎮紀委立足本職,聚焦旱改水工程,跟蹤監督項目建設過程是否存在降低標準和質量,或超標準、超規格等變形走樣問題;監督項目驗收環節是否存在履職不力、把關不嚴、驗收不實、流于形式等問題。鎮紀委通過強把過程監督關,助力旱改水工程的建設,讓老百姓能夠真真切切的得實惠,穩增收,以促進鄉村振興。
強監督、重督促、抓落實,脫貧攻堅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份信念,一項目標。疫情防控不能松,脫貧攻堅不能等,潭下鎮紀委在督促做好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的同時,立足站好監督執紀崗,用好監督執紀尺,為全鎮決勝脫貧攻堅工作順利推進,以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