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聞媒體上看到廣大醫護工作者和基層黨員干部奔赴抗疫一線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場景和報道,心中充滿了敬意,特別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阿拉騰礎魯談及創作初衷時表示。
退役不褪色,請纓在“疫”線。49歲的阿拉騰礎魯是內蒙古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蘇木呼德呼都格嘎查的一名“黨員中心戶”,也是一名光榮的“退役軍人”。疫情發生后,阿拉騰礎魯主動請戰,從偏遠的牧區趕到蘇木駐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動了一批蒙古族黨員承擔起“翻譯官”“講解員”的角色,有效解決了蒙古語宣傳員緊缺的問題。為了讓蒙古族群眾更直觀地了解疫情防控知識,他充分發揮自己掌握的“羊皮畫”技藝,將傳統蒙古族元素同疫情防控知識融合起來,采用蒙漢雙語的形式,以詼諧易懂的表達方式增加了疫情防控宣傳信息的可讀性,營造了疫情防控積極、和諧、包容的環境。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旗干部群眾積極響應“居家抗疫”的號召,充分發揮自身的稟賦資源,創作出一系列生動活潑、題材豐富的抗疫文藝作品,用自己的方式馳援“疫”線。
“我創作的曲目是根據秦腔《花木蘭》而改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國難當頭,沖鋒陷陣,誰說女子不如男!希望我的作品能激勵和鼓舞全旗婦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自己的貢獻。”曾曉麗正在與戲曲協會的姐妹們錄制抗疫視頻。
歌以詠志,傳遞信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曾曉麗第一時間向滿達社區黨支部書記請戰,加入黨員志愿服務隊,成為疫情防控網格中的“排查員”“協調員”“服務員”“代購員”,讓轄區內“居家抗疫”的群眾能夠放心更安心的在家,減少外出流動。為鼓勵全旗廣大婦女積極投入到抗“疫”一線,她創作了秦腔文藝作品《誰說女子不如男》,激發起廣大婦女群眾的強烈共鳴,凝聚起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婦女力量。
為大愛發聲、為沖鋒定格。在阿拉善右旗像這樣“以藝戰‘疫’”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用心中的愛、手中的筆,投入到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青年繪畫愛好者阿斯鋼,采用漫畫形式宣傳防控知識引導群眾科學防控;高中教師周艷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感而發創作詩詞四首;73歲畢登倫老人用快板書“說”疫情防控等一系列文藝作品展現出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決心和勇氣;巴丹吉林鎮滿達社區書法協會、健身氣功站、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等社會組織積極投身到抗疫行列中,以視頻錄制的方式將書法、健身氣功等抗擊疫情作品展現給人民群眾,傳遞出共同抗疫的必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