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巴彥淖爾市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創新工作方式,強化組織保障,以“聯合作戰、駐站指導”百日行動為抓手,構建起責任更加清晰、推動更加有力的抓落實工作體系。
建強“作戰部”,凝聚合力“戰”
該市堅持“硬人抽、硬抽人和抽硬人”,從15個部門抽調力量組建聯合作戰辦公室。市委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行動”動員會,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辦公、聯合督戰、聯合攻堅”專項行動。硬人抽,根據脫貧攻堅需求,由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人員名單,市委組織部下發抽調文件,被抽調單位無條件服從,不允許調換,推動督戰力量在一線集聚、督戰成效在一線檢驗。硬抽人,打破過去臨時抽調、隨機組合模式,從教育、醫保、衛健、水利、住建、民政、財政、組織、紀委等抽調專人,與扶貧部門聯合辦公、專職督戰,實行單獨管理、單獨考核,變“單線推動”為“聯合作戰”。抽硬人,抽調人員必須是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熟悉脫貧攻堅政策、懂基層工作的科級骨干,實現盡銳出戰、精兵督戰。
制定“任務書”,聚焦目標“戰”
為認真落實掛牌督戰要求,該市在聯合作戰辦公室下設“兩不愁三保障”和鞏固成果長效機制、基層組織建設和駐村管理以及執紀監督3個工作組,明確調度、指導、督戰3項職能,確保各項任務協同推進、一體落實。以調度促進度。加強橫向縱向調度,全面掌握各旗縣區、市直責任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對工作進度慢、落實不到位的,以脫貧攻堅“戰報”形式進行通報。以指導促指揮。根據實地駐戰式指導情況,及時會商研判,向旗縣區主要領導、組織部長反饋問題,點對點送責任、面對面送政策、手把手送方法。以督戰促實戰。聚焦問題多發易發領域,及時梳理匯總,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掛牌督戰,做到對賬“銷號”、“清倉”見底。
細化“作戰圖”,嚴格標準“戰”
該市緊緊圍繞“入戶、扶貧干部、檔案資料”三個關鍵環節,探索形成“五步工作法”,推動督戰精準化、標準化。第一步,對貧困嘎查村貧困戶全覆蓋走訪、實地踏查,邊詢問、邊查閱扶貧手冊和明白卡;第二步,走訪嘎查村、駐村干部以及蘇木鄉鎮干部,了解駐村干部工作情況;第三步,查閱蘇木鄉鎮檔案,掌握基層動態;第四步,匯總督戰情況,集中分析研判發現的問題,研究具體解決辦法;第五步,向旗縣區黨委政府一對一反饋,明確問題整改責任主體。
找準“主攻點”,多點發力“戰”
該市聚焦市委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大行動”,細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重點任務,精準督戰、務求實效。抓好“大培訓”。圍繞“五個能講清楚、五個能算清楚”(即能講清楚貧困對象精準識別的標準和程序、幫扶的各類政策措施、幫扶的成效、貧困對象精準退出的標準和程序、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開展幫扶工作情況;能算清楚政治責任賬、民心民生賬、經濟實惠賬、環境變化賬、時間任務賬),通過外請“專家”輔導講課、內育“骨干”座談交流等方式,做到情況“一口清”。開展“大排查”。緊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鄉村干部重點對象,深入了解“五個能講清楚、五個能算清楚”具體情況。強化“大整改”。堅持發現問題現場反饋、跟進督辦,做到問題不整改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確保早發現、早整改、早提升。推動“大落實”。聚焦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開展“集體經濟質量提升年”活動,全力推動中央、自治區重點扶持的65個嘎查村集體經濟項目落地落實,力爭年內652個嘎查村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60%的村達到10萬元以上。
下好“減負棋”,作風務實“戰”
該市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堅持“三個一”抓落實,促進“督”“戰”有機融合、互促互進。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充分發揮“聯合作戰”集中攻堅優勢,統一檢查標準和程序,避免多頭指導、重復指導,有效解決督查檢查過多過頻和整改“翻燒餅”問題,讓基層留下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抓落實。堅持“一竿子插到底”。改進督戰方式,駐下去督、沉下去查,進現場、摸實情,不僅看干部怎么做,更要聽群眾怎么說,當面指出問題,提出整改要求,提升督戰溫度。堅持“一股勁抓到底”。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深入開展形式主義問題排查,認真落實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堅決糾正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確保工作經得起推敲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