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在實施鄉村人才振興戰略中,充分挖掘、激發本土人才“潛能”,切實把人才鑲嵌在產業鏈中,打造了一支留得住、扎下根的“永久牌”本土人才隊伍。
強化培訓提素質。出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實施辦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回爐鍛造”管理辦法》,建立專業技術人員“傳、幫、帶”機制,分層分類開展培訓。大力實施“萬名能工巧匠”、“名師”“十百千萬”醫療人才培養工程,以及鄉村文化旅游、農村電商、職業農民等專業人才專項培訓,分批次組織干部和非公企業負責人赴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和高校實地培訓。三年來,全縣共舉辦縣內外各類培訓500余場次、培訓人數達2.5萬人,選派500余名優秀干部和專技人才外出掛職或學習,能力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雙百雙千”育精英。本著“提升現有、培養高端”的育才思路,精準聚焦鄉村振興戰略中黨政干部、村(社區)干部、專技人才、農村能人四類本土人才,以培育“精英”為目標,全面實施“百名黨政精英、百名優秀村干部、千名專技精英、千名鄉賢能人”四大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了2200多人的人才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綜合運用結對幫帶、進修培訓、考察學習、技術服務等精心分類施策培養,讓各類精英人才在基層一線歷練自身、引領示范,先后有5名專技人才被評為安康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基層一線強實踐。建立了縣鎮村三級“人才超市”,采取“支農、支教、支醫”、師徒結對等方式,統籌10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服務基層,開展“百名技術干部進百村”活動,選聘45名鄉土人才為“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技術指導員,為74個貧困村、66個非貧困村提供技術指導,實現了一村至少有一名技術人員。推行“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者、新招錄選調生到基層服務,引導本縣大學生、退役軍人等群體深入基層;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助力千名能人興業,建立了5476人的農村能人隊伍,引導能人創辦領辦企業、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等503個,培育產業大戶1230個,讓“能人”帶眾人、眾人變“能人”,拓展渠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