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已有一個多月,千萬萬萬的鄉村干部用愛和責任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全。他們在換班和休息間隙寫下的一篇篇戰疫日記,語言淳樸、情感真摯,真實展現了戰“疫”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見證了一個個奉獻的溫暖片段。本報陸續摘登,以饗讀者。
我叫王君,是曹宅鎮的干部,去年5月被任命為鎮南網格網格長。2月6日,我負責的片區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天夜里,我開始寫第一篇戰疫日記。
王君(右二)和村干部們在卡口商量防疫工作
2月6日 星期四 雨
1月21日,江西的莊某夫婦來到曹宅鎮上莊山村的哥哥家過年。
2月4日,莊某夫婦返回江西后,當地有關部門給我們發來協查通報:“二人核酸檢測均為陽性”。我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隨即趕到莊某哥哥家,發現他也出現了咳嗽、發熱等癥狀。
5日深夜,鎮里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怎么應對這次突發事件。抽調業務能力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鄉鎮干部組成工作隊,進駐上莊山村。
6日一早,我們頂著大雨開展工作。走訪了解、排查密切接觸對象、宣傳防疫知識、發放口罩、穩定村民情緒、設立管理卡口……這一天,不光是村民們很慌,我們也有點懵。畢竟,當危險真正到了身邊時,大家都是血肉之軀,誰又真的不怕呢,但逃避不是辦法,最終,使命戰勝恐懼,我們迎難而上。
最棘手的任務,是帶莊某去醫院檢查。誰去?村書記莊旭來第一個站了出來,“大家都待著,我去就行了!”“戴好口罩,注意安全。”其余人叮囑。
2月7日 星期五 陰
凌晨2時才到家,迷糊了不到三個小時,收到一條消息:“莊某被確診了,還有同村的王某。”
醫院來電,說需要莊某與王某的就診卡。天亮后,我與同事們緊急商量,誰去送?
村干部們搶著去。“我去!”“我去!”村主任王進與村委莊國華異口同聲。不容他人思考,他們分頭向這兩戶人家飛奔而去。
回來后,我問:“房間未消毒,你們怕不怕?”王進說,“沒想這么多。”接下來的工作中,村書記等3人始終與其他人保持著一段距離。他們覺得,自己有被感染的風險,就盡量不要再連累我們。這樣的舉動,讓我的內心深受震撼,這就是我們最可愛的基層干部呀!
2月8日 星期六 晴
經過兩天的工作,我的心慢慢鎮定下來,鼓足勇氣給家人打了電話,向他們說明了實情。母親沒有打斷我,只是靜靜地聽著:“放心工作,家里有我,什么都不要擔心!”我的眼淚瞬間決堤。我知道,她有多擔心我,她故作輕松是怕我分心。
放下電話后,我主持了上莊山村臨時黨支部成立儀式,領著黨員們莊嚴宣誓。陽光下的黨旗,耀眼生輝,我們的憂心與恐懼,不知何時已悄然散去。
宣誓的場面感染了很多人,村干部莊國華還不是黨員,當晚,他就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2月11日 星期二 晴
擔憂被感染的三名干部做完檢查后,得知沒有任何問題,長舒了一口氣。看著他們忙碌的背影,我默默地想,這幾天,他們哪里是在工作,簡直是在拼命啊!
緊接著,我們又迎來了一條好消息:兩名患者病情穩定,檢查結果已呈陰性。
正當大家沉浸在喜悅中時,又傳來村民于某發燒的消息,氣氛又緊張起來。經過幾個小時的焦灼等待,下午2時17分,醫院結果出來了:于某只是普通發燒。大家懸著的心暫且放下,但不敢有絲毫松懈!
下午2時59分,接到鎮指揮部消息:有5名密切接觸村民可以解除隔離了。我們高興地蹦上車,第一時間去接他們回家。
我相信,好消息還會源源不斷傳來。
2月16日 星期日 陰轉晴
昨晚,冷空氣南下,氣溫明顯下降,鎮南網格書記黃靜拉著我一起,去看望村民黃金蘇。
83歲的獨居老人黃金蘇,隔離解除后回到家,心理壓力依舊很大,總覺得自己被感染了,只是發病時間還沒到。于是,黃靜每天都帶著醫生到她家,和她說說話,安撫老人情緒。
從老人家回來的路上,在家隔離的村民們在自家二樓與我們隔空對話,“什么時候能解除隔離啊?”“快了,沒幾天了,加油!”“你們很辛苦,等疫情過去了到家來吃飯!”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重復著。我們和村民們相互鼓勵,互相加油。
2月20日,上莊山村結束隔離
2月20日 星期四 多云
昨晚,村里最后一名密切接觸者結束了為期14天的隔離。
下午2時30分,王某作為金華市目前確診新冠肺炎病例中年齡最大的患者康復出院。
好消息傳來,我的心情就像喝了蜂蜜一樣甜。
這14天,對我和上莊山村村民們來說是如此漫長。在這里的最后一晚,我們幾個干部站在窗前,像孩子一樣對著空曠的田野大聲呼喊,眼淚在每個人的臉上肆意流淌……
這14天,讓我看到了鄉村干部、黨員勇敢擔當的一面。居家隔離的人需要什么,就在家門口掛上“留言板”,我們第一時間提供“代辦”服務。了解到一位姑娘那兩天正好趕上生日,幫扶干部專程準備了蛋糕和鮮花,隔著大門送給了她,還給她唱了一段生日歌,這可能會是她最特別的一個生日吧。為了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情緒安撫工作,同事楊瑋每天要打100多個電話,她跟我掉眼淚說:“嗓子啞了沒關系,就是聽不得電話那頭的人哭!”
這14天,我也收獲了成長,從迷茫到堅定,從擔憂到樂觀,如果下次再有戰斗,我將不再遲疑,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出那兩個字:“我上!”
戴昊翔 董劍斌 供稿 呂回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