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干部,是與群眾“面對面”的最直接工作者,肩負著將上級部門的方針政策落實到位的“最后一公里”任務,職務雖小、工作繁重、責任重大。古人云:“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眰ゴ髩粝氩皇堑鹊脕?、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作為農村干部的我們需要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精神,積極進取,努力實現“基層治,天下安”。
首先,主動走村入戶,融入群眾,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中心去開展工作。深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難,將村情、民情吃透,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這也是我們開展農村工作的基礎。此外,農村工作千頭萬緒,“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工作中也會出現因處理急于上報的材料或準備等待檢查的工作而忽略群眾日常反映的細小村情、民情的情況,這其實是為農村干部開展工作埋下隱患。正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細節決定成敗,任何一件村民牽掛的事情都是要緊事,日積月累則會形成矛盾,對村民自身利益和農村社會的長治久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阻礙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而農村干部不應當只會嘴皮子功夫,而是徹底戒除漂浮散漫的工作作風,在萌芽狀態就將問題解決。
其次,農村干部要加強對黨和國家時政熱點、以及有關農村發展的政策方針、上級文件的學習。學習是提高工作本領的有效途徑,是與時俱進的具體體現,是我們務必長期堅持和永不過時的工作方法。農村干部生活在基層,部分人還需要靠發展種、養殖業養家致富,家務事繁重,同時又肩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要工作,“學習時間極為有限”成為一些人不學習的借口。而“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退則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問題,要想發展好農村的基礎設施,要想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要想發展好農村經濟……那就要拿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學習勁頭和氣魄,主動學習,交流學習,積少成多,每天堅持一定時間的學習,充實自身,增長才干,這對我們農村干部自身發展如參加公務員招考、發展產業、創新工作等也大有裨益。
最后,農村發展需要因地制宜,而農村干部發揚務實精神也應該因人而異,“精準施策”。對于自覺性高的農村干部,我們要向他們看齊,以他們為榜樣,而他們自身在不斷踐行務實精神的同時,要發揮好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帶動身邊的同志一起進步。而對于務實精神亟待提高的農村干部,則要“加大劑量、按時服藥、內外兼治”。那就是其自身要從根本上轉變思想,端正工作態度,提高政治覺悟,認清自身職責,牢記黨的初衷和使命;同時也需要上級部門的有力監管和政策落實,包括對農村干部不作為懶作為等問題的懲治。對務實肯干、有所作為的農村干部進行獎勵表彰,為敢于擔當者撐腰鼓勁,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良好氛圍,不讓那些散漫工作作風成為阻礙基層發展進步的絆腳石。(作者為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松桂鎮中窩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