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最彌足珍貴的地方,是可以讓我們始終對傷害持有戒備。我們知道痛苦是什么,我們不再輕易的去傷害別人,所以這是一種美德。”主持人大賽上,董卿這樣評價一位選手。這句話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心。是啊,人不管什么時候都要保持一份同情心,這即是一種美德,也是基層工作人員必須持有的一種工作態度。
有一天中午十二點多,我剛要出去下鄉,看到我工作鄉鎮的扶貧辦門口有一位大姐站在門口。那會正是午飯時間,工作人員都下班了,如果等下午上班的話她還要等將近2個小時。我走過去問大姐有什么事,原來大姐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女兒在外面讀書,學校有一點補助,但是要求學生提供貧困戶編號,由于那會我急著要去村上,就和大姐加了微信,說到了之后給她查,讓她不用等了。到了村上我第一時間找來電腦,登上系統給大姐查了發過去。沒成想我簡單的一個操作換來了大姐一連串的感謝,左一個謝謝你右一個非常感謝弄得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那個時候我已經懷孕6個多月,大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往后幾個月,大姐偶爾會發來一些簡單的問候:“小妹,快生了吧?注意身體!”“小妹,要注意多休息”……一個和我只有一面之緣的群眾,就因為我同情她,不想讓她為了一個數字等一兩個小時,給她查了一下貧困戶編號,不經意間“幫助”了她,就讓她銘記于心,時刻掛念著我,著實讓我很感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過年的時候最掛念的是我們的困難群眾,關心他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這是因為他經歷過貧困,知道貧困的滋味,他帶著對這群人的最大的同情推進了中國的減貧事業。平時我們總是把為群眾服務掛在嘴邊,其實,服務群眾很簡單,就是多一點同情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這樣,才能走進群眾的心,做好群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