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滿花枝,月圓天心。今天,3月16日,春日的新鮮與暖意不知何時已悄然躍入人間,而我距返崗抗疫的1月26日也已整整50天。回望這50天的戰(zhàn)疫征程,既有疲憊辛苦,亦多充實精彩,而更值得回味的卻是那動人的一幕幕。
7小時8關卡 返崗路難卻心暖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下午,忙完手頭工作,我從單位回家準備過春節(jié)。一個半小時后我回到小區(qū),鄰居們都三三兩兩地討論著那個令人害怕卻又蒙著神秘面紗的病毒。第二天臘月二十九,武漢宣布封城,大江南北所有民眾的眼光都落到這個令人驚異的舉動上,大家甚至忘記了——下一天,就是2019年農歷除夕。一瞬間,疫情的陰霾已重重地籠罩在人們心頭,寒冷的空氣中也彌漫著更加緊張的氣氛,到處冷冷清清,已然不見了往年人們辦年貨的匆匆腳步與熱鬧場景。我也在家沒出門,就這樣揪著心過了一個特別的年三十。憑著基層黨員干部的直覺,我猜想返崗抗疫已勢在必行。
1月25日,一條消息打破了工作群內的寧靜:“所有機關干部立即停止休假,明天務必返回崗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我立刻在回復欄打出“收到,準時到崗。”在按下發(fā)送鍵的那一刻,我仿佛感覺對病毒的恐懼消失了,對家的依戀也淡弱了,相反,一股厚重的使命感和挺身而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溢滿胸膛。
次日是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便匆匆駕車返崗,母親也知道留不住我,一邊準備口罩,一邊簡單交代著注意安全之類的話,眼神里滿是不舍與擔心。
這時十堰也已封城,剛離家不到十公里,我便被檢查站攔了下來,空口無憑的我,無論怎么和警察解釋也無濟于事。但我并沒有離去,只是將車停在路邊,聯(lián)系單位出具證明,黨政辦的同志告訴我說,要等一會兒,我便默默在車上等候。
九點,母親來了一個電話。“走哪兒了?路上順利不順利?”
“還沒走多遠呢媽,沒有通行證,還在聯(lián)系單位。”
“實在不行你先回來吧,聯(lián)系好再去也行。”
“沒事兒,等一下就行,好多離單位近的同事都是剛到家就返崗,我也必須早點趕到……”
我掛了電話繼續(xù)耐心等待,但是母親似乎比我更焦急,不一會兒又打來一個電話。
“過關卡了嗎?冷不冷?外面還在下雪呢!”
“還沒,我在車里不冷。”就在這時,我的手機振動了,我一看,同事把通行手續(xù)發(fā)來了。等了一個多小時的我激動極了。手機那邊,母親的叮嚀仍在耳畔,“那你注意安全,戴手套,戴雙層口罩,下雪開車慢點……”我在殷殷叮嚀聲中再次發(fā)動了車子。
拿到通行證明,我心里舒坦了許多,但是返崗的路卻遠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一路上經過了8個關卡,每一關卡都重復著下車、驗證手續(xù)、測體溫、登記信息的程序,每位交警和干部雖都戴著口罩,看不清臉龐,但刺骨的寒風中,他們的眼神卻是一樣的熾熱堅定,一片片飛揚的雪花融化在他們登記信息、測量體溫的雙手上,我不由得從心底涌出一陣暖流,不禁想要快點融入到這支優(yōu)秀的隊伍里,在關鍵時刻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我?guī)е袆釉俅纬霭l(fā)……就這樣,平時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今天用了整整7個小時,早上8點出發(fā)的我,終于在下午3點趕到鎮(zhèn)上,也從此刻開始了我的戰(zhàn)疫之旅。
朋友圈里的“危險分子”
到崗第二天,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都已迅速開展,起初我被安排在長灘河村疫情防控檢查站,主要負責勸返車輛和行人。
2月7日一早,春寒料峭,雪花綴滿山間,整個鄉(xiāng)鎮(zhèn)還未蘇醒,我突然接到通知,今天要去聯(lián)系點黃草坡村開展入戶健康普查工作。
黃草坡是我們鎮(zhèn)的高山村,海拔高,地理環(huán)境惡劣,山大人稀。連下幾天雪,山上積雪成冰,到處一片肅殺景象,無法開車上去,絕大多數(shù)地方只能靠步行。
駐村領導安排完排查任務,我和村干部老尚便開始下村一戶一戶排查,用雙腳丈量著這片寧靜潔白的土地。起初山路兩旁還有絲絲綠意,大山里的老百姓依舊熱情爽朗,病毒帶來的恐懼好像也遠未到達這個世外桃源般的靈秀之地。可我無暇欣賞眼前美景,只專注于腳下有可能打滑的每一步。
半個小時后,我們到達了第一戶人家。半山腰的平地上,兩扇木門“吱呀”打開,一位佝僂的老者從里面抬起頭來,屋內燒柴火的暖意撲面而來。老者熱情地給我們搬凳子、端茶水,但我們也很有“自知之明”,嚴格遵守工作紀律,站在一米開外,仔細詢問著家庭人口和每人的健康情況,尤其是有沒有發(fā)熱、咳嗽、氣促的癥狀,然后發(fā)放口罩,測量體溫,一項一項做好登記,并囑咐老者一家不要外出,做好防護。
從第15戶人家出來,熹微的陽光亮亮地灑在身上,映著積雪,白亮得讓人睜不開眼——不覺間已是中午時分。
“我們吃口泡面再去棋盤石吧。”老尚找來開水,我們打開早上準備的泡面,婉拒了村民一起吃午飯的邀請,在空曠的院子里吃完泡面之后,便向“最后的目標”棋盤石攀登。
聽老尚說,傳說“棋盤石”是古時候有兩個大將軍以山為棋盤,在此用巨石下棋而得名,那里住著6戶人家,排查完這6戶,我們今天的目標就圓滿完成。
通往棋盤石的路上依然布滿積雪,一路上除了老尚的零星語言,就只有一串串腳印伴隨著我,看著身后密密的腳印,我的心中滿是踏實感,和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為群眾服務的自豪感。
“我的天,這么厚的雪,你們是怎么上來的?從下面走上來可不近啊,可真是辛苦你們了。”走到棋盤石的第一家,老鄉(xiāng)看到我們分外吃驚,也紛紛為我們豎起大拇指點贊。
晚上7點,天色漸暗,下山的路途不得不更加小心。結束了一天的排查,剛回到鎮(zhèn)上,我就收到了好友發(fā)來的一條微信消息:“看你的微信步數(shù)都快3萬步了,這時候還亂跑,你可是個‘危險分子’啊!”朋友已居家十來天了,并不知道我已經上班,但一天走了二十多里山路,走訪了二十多戶群眾,見了近100人,在“別人”眼里我可不就是個“危險分子”嘛。
一次難忘的感動
“從今天起你調回指揮部辦公室工作,負責編寫日常材料和宣傳報道。”2月9日,我接到回辦公室工作的通知。就這樣,我從一線轉到了幕后,但也因此收獲了一次難忘的感動。
2月18日早晨,一條手機消息映入眼簾:“王主任,你那篇《村醫(yī)堅守抗疫一線》的報道,我們看到了,寫得真好,沒想到我們村醫(yī)的工作這么被人肯定,謝謝你為我們村醫(yī)加油打氣,鼓舞干勁。”一瞬間,暖流在周身環(huán)繞,我向人們傳遞著感動,也被人們觸發(fā)著感動,人與人之間自由涌動的溫情,是這個特殊時期最滋潤心田的養(yǎng)分,是最鼓舞人心的號角。我也更加感受到了自己連日抗疫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幕后一點一滴的采寫,記錄著最無畏的事跡,描繪著最可愛的替我們負重前行的面龐,它是歷史的剪影,映照出時代的影像。
努力于當下,堅守在后方,一支筆亦是武器。就這樣,我每天更加細致努力地尋找身邊典型,細心采訪寫稿,及時發(fā)布新聞,這是我的責任使然,也更是使命擔當。在這期間,令我感動的還有許多:鎮(zhèn)村干部24小時堅守卡口不動搖、愛心人士無數(shù)的溫暖捐贈、黨員干部為群眾代購物資配送到戶毫無怨言、志愿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無私奉獻……我深深沉浸在了這種不怕危險、奮力抗疫的偉大精神中,我想,正是因為這一次次平凡的感動,才聚集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能量,正是因為這一群可愛無私的人們,才換了我們腳下這一片安寧的凈土。
馬克思曾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疫情當前,90后的青年干部何為?與家國共渡難關,成了我們共同的選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我們不再是父母眼中長不大的孩子,不再是朋友身邊“不靠譜”的玩伴,我們勇敢的挺身而出,用著不同的方式同病毒戰(zhàn)斗,盡情的綻放著責任、擔當、勇毅的青年干部精神,譜寫著自己“最美逆行”的青春華章。(作者為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鹽池河鎮(zhèn)基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