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東平縣注重發揮大學生村官整體優勢,根據不同的專業和技術特長,建立“對口服務”模式,將全縣76名大學生村官分為農技、民調、政宣、經貿四個小組,通過開展各種有效活動,助推大學生村官釋民惑、察民意、解民憂、助民富,真正發揮了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
建立“流動咨詢站”,輔導答疑釋民惑。把學習蔬菜、畜牧、林業、水產等8個農業技術專業的16名大學生村官劃分為“農業技術組”,并建立“流動咨詢站”,通過懸掛展板、發放資料、現場咨詢等多種形式,深入農村生產生活一線,為農村黨員群眾講解農村實用技術、農業科技信息等方面知識,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解疑釋惑、傳經送寶,引導農民實施多種經營,拓寬發展路子,提高農民致富能力。截止目前,“農業科技小組”,共舉辦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培訓45場(次),提供現場咨詢服務125場、舉辦農村信息咨詢講座14個,發放信息資料1.3萬余份,為群眾解決各類疑難問題351個。
開展“三防三問”活動,家長里短察民意。將學習行政管理、文秘、社保等6個專業的22名大學生村官劃分為“民情研組”。開展“訪賢問計、訪富問經、訪貧問需”為主要內容的“三訪三問”活動,組織大學生村官“戶戶訪”,主動到群眾家中談心交流,在家長里短的交談中聽民聲、察民意、知民情。建立大學生村官“民情日記”本,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匯總分類,對在走訪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和搜集的好意見、好建議,及時形成書面材料上報組織部。目前,“民調組”已入戶走訪900多戶,記錄民情日志686篇,梳理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共5大類100余條,其中12條列為組織部下步工作思路。
設立“村務發言人”,跑腿幫辦解民憂。將學習法律、公共事業管理、學前教育等8個專業的18名大學生村官劃分為“政法宣傳組”,并確定為“村務發言人”,定于每月15日,輪流到各鄉鎮、難點村進行法律援助、矛盾處理、政策宣傳、留守兒童心理輔導等各項服務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大學生村官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成立“政法宣傳組”以來,18名大學生村官共開展各類服務活動120多次,幫扶群眾310余人,聯合司法部門解決土地糾紛、信訪案件等各類矛盾23起,為基層群眾辦理服務事項200多件。
實施“先鋒創業行動”,帶頭創業助民富。將學習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財會等11個專業以及有創業意向的20名大學生村官劃分到“經貿組”,進一步實施 “大學生村官先鋒創業行動”,廣泛整合資源,通過加強創業培訓、搭建創業融資平臺、建立創業指導服務中心、設立“創業講壇”、建立創業實踐基地等一系列服務措施,助推大學生村官創業,引導他們通過招商引資、聯合經營等形式,帶頭搞調整、上項目,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幫著群眾辦,有效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20名大學生村官共建立創業項目9個,吸納外地投資200余萬元,帶動當地1000余名農民以合作入股的方式參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