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窮期,發展不止息。在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戰”、全面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期,云浮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保安全,一手抓產業復蘇促發展,通過“黨建聯盟”“產業聯盟”“紅色聯盟”,持續喚醒鄉村產業、釋放發展動能、激發生產活力,帶動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貧困群眾就業,確保“返鄉”不“返貧”。
支部結對,“黨建聯盟”共解復工難題
“位于新興縣車崗鎮洞表村、布馬村的1300畝牛油果產業基地今年就要掛果,2.5萬株牛油果預計產量約100噸,眼下正值促花分芽保果關鍵期,但受疫情防控影響,外地員工回不來,施肥跟不上,一些果樹已經出現枯黃”,了解到產業基地的困境后,洞表村黨支部、布馬村黨支部與該基地產業黨支部建起“黨建聯盟”分頭行動,洞表村黨支部負責解決用工難題,12名貧困戶第一時間被安排上崗,確保不誤農時;布馬村黨支部負責基地進出車輛檢疫消毒、人員體溫檢測,確保安全生產;產業基地黨支部負責聯系農業、供銷部門調運物資,確保供應不斷。
頭雁帶動,“產業聯盟”破解就業難題
“一家5口人全靠他一個人打工養活,從年初八,村里貧困戶黎偉獻就計劃今年外出務工,可是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正當黎偉獻為何去何從一籌莫展的時候,駐羅定市塘鎮南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國慶找到了他,“既然出不去,那就留下來,加入到村里兩個扶貧項目,再幫扶你兩頭牛,不比外出打工差”,黃國慶的一番話給黎偉獻吃上了“定心丸”,原來疫情發生后,憑借應對“非典”的經驗,黃國慶早早行動起來,他充分發揮產業基地帶動就業的獨特優勢,先后利用光伏發電、瓜菜基地兩個扶貧項目,為貧困戶提供了24個就業崗位,目前,他正帶領村干部擴建63畝瓜菜基地,用來吸納因疫情閑置的其他勞動力;“一邊是復工投產缺乏勞動力,一邊是在家找不到好崗位”,位于蘋塘鎮桐油村的云浮南嶺藥業有限公司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近日3.6萬株樹苗訂單因人手不足遲遲不能交貨,桐油村黨支部書記劉天灶了解到情況后,發動20位村民到產業基地“上崗”。
黨員出動,“紅色聯盟”力解種銷難題
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主力軍,農業穩則農民安。“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疫情為春耕生產‘留下’了大量勞動力,如何用好他們搶抓農時、全力備耕,成為最緊迫的問題”,郁南縣全面啟動“紅色助農行動”,組建起了16支黨員助農先鋒隊、技術興農服務隊,帶動76名農技人員、90名助農“土專家”“田秀才”組建成“紅色聯盟”,分片包干“點對點”到田間地頭開展春耕技術指導,目前,該縣已完成備耕12.2萬畝、春耕種植5.8萬畝;“黃書記,我家種植的朝天椒突然焉了,你快幫幫想想辦法呀”,駐羅定市華石鎮三屋村第一書記黃征男在了解到農戶辣椒種植遇到的難題后,第一時間聯系上羅定市“紅色助農服務隊”的技術員進行遠程指導,在得知是雨水內澇導致后,他立即帶領黨員先鋒隊,對100多畝朝天椒基地進行緊急排水;云安區則以“黨組織+融媒體+企業+商場”的方式,發動黨員干部幫助解決富林鎮1000多畝葛根基地500噸葛根銷售難題。
云浮市作為勞務輸出大市,每年有近50萬人到大灣區務工,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市外出就業率僅有30%。為解決該難題,云浮市一方面積極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專車為大灣區企業“送人”,確保有序復工;一方面全力發展本地鄉村產業“留人”,讓“候鳥”有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