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由重慶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委、市扶貧辦、忠縣縣委聯合主辦的“家國大愛 公仆情懷”——重慶市優秀扶貧干部楊驊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走進銅梁區。現場500余名聽眾及當地28個分會場近3000名干部群眾聆聽了報告,深受感動,現場數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20日下午,重慶市優秀扶貧干部楊驊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銅梁區舉行。記者 石濤 攝
楊驊生前是忠縣安監局辦公室副主任、金雞鎮傅壩村“第一書記”。今年8月21日,他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倒在了扶貧攻堅一線,年僅48歲。
楊驊父親、忠縣原副縣長楊志剛與兒子楊驊之間的故事,讓人十分動容。記者 石濤 攝
報告會上,金雞鎮蜂水村黨支部書記彭濤,金雞鎮傅壩村駐村工作隊員黃建國,楊驊的幫扶對象、大學生張榮梅,楊驊父親、忠縣原副縣長楊志剛,金雞鎮傅壩村現任“第一書記”董世軍,重慶電視臺記者廖洋益等6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的角度、以切身的感受,追憶了楊驊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事跡。
主題臺的大屏幕上,不斷播放著楊驊生前工作、生活的一幕幕影像。報告人的言語樸實卻細致入微,一個半小時的報告會,讓每個觀眾心中都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的楊驊。
楊驊的故事讓不少現場聽眾流下了眼淚。記者 石濤 攝
銅梁太平鎮第一書記涂強中午就從村子趕到了報告會現場,鞋子邊沿還沾著泥,聽著楊驊在基層工作的故事,他在報告會上幾度落淚,“楊驊扶貧的點點滴滴確實把我感動到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了做出不平凡的事,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涂強在太平鎮坪漆村駐村工作,他介紹,村里目前種了690畝果樹,主要是桃樹、柑橘樹和李子樹。同時,村里還引進了蓮米、彩色水稻等農作物。為了拓寬村民的增收致富新路,涂強和村干部們正帶著村民們探索農村電商,把柑橘、土雞、土雞蛋等農特產在電商平臺上銷售,明年還打算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
楊驊的幫扶對象、大學生張榮梅講述了楊驊生前幫助他們家的故事。記者 石濤 攝
張思蓓是一名90后大學生村官,2016年畢業之后,當了一年多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于去年11月到了雙永村工作。報告會上,她眼眶濕了好幾次,特別是聽到幫扶對象張榮梅講述楊驊幫助他們一家的故事時,讓她感同身受。“因為我在村子里也有幫扶的貧困對象,家里也是有兩個兒子,每個月都要走訪他們家好幾次。”張思蓓說。
報告會結束后,張思蓓更加堅定了扎根基層的決心:“我父母從小教導我要善良、要樂于助人,我覺得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幫助這些村民能給我帶來快樂,也讓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若干年后回憶起這些時光一定會很有意義。”
六位報告人的生動報告,讓聽眾們心中都有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的楊驊形象。記者 石濤 攝
脫貧攻堅銅梁一直在行動,2018年,銅梁已整合脫貧攻堅資金11218萬元,預計年底減貧420人,貧困人口發生率從最初2.3%下降至0.16%。同時,銅梁還在實施交通、水利、文化、金融、科技等行業精準扶貧行動,建立脫貧攻堅項目庫,規劃2018—2020年項目297個,預計總投資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