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不能停,戰貧不能等。這個春天,對于廣大基層干部來說,兩場硬仗一起打,考驗著統籌之謀、擔當之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是一定要完成的硬任務,也是必須要結的硬賬。到年底,剩下不到10個月時間,拖不起、等不得,只有早謀劃、早作為,聚焦精準施策,聚力落實落細,才能打好主動仗,交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高質量脫貧“賬單”。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打好主動仗,就要對將要攻克的堡壘心中有數。經過多年努力,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留到最后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有的是“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深度貧困地區,有的是老弱病殘等特殊貧困群體。以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云南為例,目前剩余貧困人口還有44萬余人,其中深度貧困地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還有4.43萬人,幫助這些群眾擺脫貧困,沒有非常之招、不使出洪荒之力是難以實現的。況且,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疊加了新的不利因素:扶貧產業受到沖擊,影響貧困群眾預期收益;企業延遲復工,農民外出打工受阻,務工收入減少;一些地方交通受阻,農產品賣不出去,農民利益受損……部分本來家底就不厚實的脫貧群眾,疫情之后有可能出現因疫致貧、因疫返貧現象。這些嚴峻挑戰,都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必答題”。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打好主動仗,就要瞄準堡壘靶向發力。面對影響脫貧攻堅進程的“攔路虎”,只有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才能一個一個地掃除。我們欣喜地看到,各地防控疫情不松勁、脫貧攻堅不動搖的“春天表情”,對標目標,找準短板,闖關奪隘,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意志出硬招、使實勁,大力度、高密度推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務實舉措。2月初,貴州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對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和3個剩余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擬摘帽縣掛牌督戰。云南怒江州811名工作隊員,近日戴上口罩奔赴未脫貧的80個貧困村展開最后沖刺。更有全國數百萬駐村干部、第一書記,用腳下的泥、衣上的灰、身上的汗、心中的情,換來貧困群眾臉上的笑容。
滾石上山,咬緊牙關方能登頂。我們仿佛看到,2020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完美驚嘆號在向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