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組織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保障,更應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是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我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夯實基礎、配優班子、建強隊伍、筑牢堡壘,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一是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黨管農村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政治優勢。振興鄉村,可進一步完善黨領導“三農”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好政治優勢。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理順職責分工,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農村干部要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提高農村工作本領。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為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上來,苦干實干,久久為功,黨的“三農”事業才能獲得穩固基礎和堅強支撐。
二是廣泛吸收人才,壯大人才隊伍。鄉村振興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要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駐村第一書記是村級黨組織建設的組織者,是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領路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書記要勇于扛起責任、提起“精氣神”,著力發揮“領頭羊”的關鍵作用。基層黨組織要努力創造有益于人才成長進步的良好環境,更新觀念,創新機制,實施人才服務,積極動員各類人才到鄉鎮工作,著力解決人才的需求和問題,免除人才后顧之憂,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和培養力度,不拘一格降人才,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基礎。
三是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同志,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還強調了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放管服”改革等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