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給大家撐腰壯膽的政策,我們干事動力更足了。”2018年度山東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帶頭人、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杰,對2018年煙臺市出臺的關心關愛基層干部二十八條措施感觸頗深。
一年來,芝罘區積極貫徹落實上級要求,不斷暢通組織與干部的溝通渠道,探索關心愛護基層干部舉措,讓基層干部真正成為政策受益者。
大力選任給位子
今年1月,在該區進行的一輪干部調整中,推薦考察236人,其中有88人為街道干部,從部門交流到街道(園區)的38人中,有25人為“80后”;新擔任街道主任人選的7人全部40歲以下,其中5人為“80后”。透過數據可見該區基層干部選拔使用力度之大,而這僅僅是關心關愛基層干部中的一項內容。
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主線,該區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在干部使用時注重向街道(園區)進行傾斜,特別是對能力突出、實績明顯的年輕干部大膽提拔使用。
“區里一直注重選拔任用在街道經歷實踐鍛煉的年輕干部,今年年初干部調整時街道副科級領導職數普遍增加5-7個,街道經驗豐富、敬業實干、具有專業特長的21人也被充實到部門擔任副職,‘好位子’更多地留給了基層優秀年輕干部。”在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蔣海華看來,不僅是職位,“好位子”同樣體現在基層干部在年度考核中的優秀比例上。2018年度考核中街道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總體提高到20%,并按照崗位目標考核結果,對成績較好的街道適當增加班子成員和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人數。
搭建平臺減擔子
“這次理順了街區兩級的職責分工,加強了街道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同時也改進了街道考核辦法,讓基層的‘責任線’更加清楚明了,‘考核評比線’更加公正公平,我們工作起來也更有動力了。”說起這些舉措,幸福街道黨工委書記盧一男很欣慰。
圍繞提升干部工作質效,該區組織編制完成街道行政權力清單、街道(園區)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各街道共保留行政權力事項237項、公共服務事項1139項。實施差異化考核,不搞“上下一般粗”,將科級干部實績評價與考核結果掛鉤,領導班子考核結果賦分排名,直觀準確掌握班子和干部表現。
堅持“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負責”,該區加大從嚴管理和關心關愛干部力度,不斷激勵干部干事創業。針對風險崗位權力集中、管理難度大,干部不好調、調不動等問題,印發《加強風險崗位管理監督的意見》,研究確定民政局低保辦、財政局國有資產管理等A級風險崗位20個,環保局環保監測站、人社局仲裁辦等B級風險崗位345個,明確監督職責、強化崗位交流、開展風險崗位干部考察,解決“燈下黑”“中梗阻”等問題。把挽救干部、激勵干部作為關心關愛干部的重要途徑,對狀態不佳、能力不強、存在過失、主觀錯誤的干部,采取專項措施進行教育、鼓勵。
身心關懷暖心窩
“確保基層干部工資福利待遇落實到位、完善基層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加大黨內關懷幫扶力度等9項措施,就是要實打實地在生活方面給廣大基層干部最大的關愛和支持。”說起生活上扶助,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解釋得很明白,原因就在于執行這些政策要求也是“動真格”。
“去年,我們為13個街道(園區)撥付基本工資及津貼補貼9000余萬元,切實保障基層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及時足額發放。”為讓干部干得踏實、心中有底,該區不斷加大正向激勵、物質獎勵力度,在歷年工資調整中,按照上級有關政策,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重逐漸加大。同時,該區在13個街道(園區)均配備了食堂、圖書室、文體活動室等設施,為年輕干部提供單身宿舍等,滿足干部的工作、生活需要。
該區還把對基層干部的關心愛護舉措延伸到家庭,通過上門家訪,向干部家屬通報單位工作情況,讓干部家屬了解干部工作及表現,幫助干部排憂解難,讓干部更安心、踏實地工作。基層單位通過開展家屬懇談會、致家屬一封信等方式,開展各類家訪活動1200余次,幫助干部解決生活困難30余件次,鼓勵干部繼續加壓奮進、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