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鎮包村干部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取消休假,必須在1月28日下午6:00前全部到崗到位。”大年初四上午,陜西省柞水縣委組織部下發《關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接到通知后,柞水縣各村、社區第一書記積極響應,收拾行裝,迅速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成為柞水疫情防控前線的“急先鋒”。
沖在前,疫情就是命令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第一書記,我必須立即返回村里!” 1月28日,柞水縣直機關工委派駐紅巖寺鎮盤龍寺村第一書記張延宏對挽留他的家人說。隨后,他一個人駕車從丹鳳老家趕往盤龍寺村。
“我家在涇陽縣,班車均已停運,但我不能因為困難退縮,還是在規定時間前趕到了村里。我是第一書記,我要為全村群眾安危負責!”柞水縣就業管理局派駐紅巖寺鎮張坪村第一書記黃濤說。
“接到通知后,考慮到春節期間炊事員放假,再加上我們是外來人員,進出群眾家里不方便,我們每人準備了一箱方便面。”陜西省電信公司商洛分公司派駐鳳凰鎮雙河村第一書記紀大興說。目前,他和3名駐村工作隊員正會同村組干部緊張地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
截至28日下午18時,柞水縣81名第一書記第一書記、223名駐村隊員除6名第一書記、16名工作隊員因在疫區被隔離或因病請假外,已全部返回工作崗位,組織各村、社區迅速展開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沖鋒在前,為確保一方平安當好表率。
戰在前,防控就是戰斗
“我是第一書記,我必須戰斗在最前面!”縣委組織部派駐紅巖寺鎮本地灣村第一書記張虎一到村,就迅速組織制定了《本地灣村疫情防控方案》,撰寫發放《致返鄉農民工的一封信》,簽定“抗疫黨員承諾書”,組建4個“黨員突擊隊”,劃分黨員責任區,落實好疫情防控責任。他編寫了防疫“三句半”和順口溜,走村串戶廣泛宣傳講解疫情防控知識。他采取黨員設點站崗排查、黨員中心戶到組巡查、突擊隊員入戶盤查,以“黨員+醫護人員”“黨員+民警+組長”為方式,全面篩查839戶4416人,重點監護6戶21人,帶頭走進3戶武漢返鄉農民工家中測體溫、做消毒,及時勸導驅散聚眾打牌、扎堆閑聊的村民。家中兒子不到1歲無人幫帶,老母親70多歲身體不好缺人照料,面對妻子的埋怨,他說:“我要為我的父老鄉親負責。”
“我的力量雖小,但眾人拾柴火焰高,作為第一書記、一名黨員,這是我應盡的義務。”縣稅務局派駐下梁鎮四新村第一書記王力說。連日來,他與村兩委班子并肩協作,日夜奮戰在第一線,面對該村防護物資一時難以到位的現狀,他自掏腰包購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分發給群眾,又購買電子體溫計為群眾檢測體溫。
目前,全縣各第一書記組織各村、社區設立檢查點100余個,深入農戶排查50000余人次,勸散各類紅白喜事等群眾集聚性活動1200余場次,制止各類有關疫情的謠言20余起,懸掛橫幅標語500余條,同時,采取各類形式開展不間斷巡回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在農村構筑起堅實的疫情“防護網”。
做在前 黨員就是標桿
“我來,我是老黨員,也是一名醫生,我有經驗!”2月1日,在家隔離了5天的乾佑街辦車家河村湖北返鄉村民陳替兵出現了煩躁情緒,眼看矛盾一觸即發,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第一書記高華云一把推開其他人說。他立即穿戴好防護設備,進入警戒線內,不斷安撫陳替兵的情緒。隨后為他測量體溫,對屋里屋外進行消毒。陳替兵情緒穩定下來,感激地說:“高書記,別人都害怕我從湖北帶回病毒,只有你不怕。你對我比家人還好啊!”
“共產黨員就是要能打硬仗,沖在前、干在前,才能真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盤龍寺村第一書記張延宏說。張延宏帶領黨員干部逐家逐戶開展宣傳,現場制止春節聚眾聚餐3起,規范引導簡辦喪事1起,勸返外地入境車輛90余輛,并自籌資金購買消毒液100公斤。在他的感召下,常駐工作隊員程永平、姜龍龍、王偉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和入黨申請書,表示要通過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讓組織檢驗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目前,柞水縣已建立了由縣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縣、鎮、村、戶互聯互動的疫情防控“四級網絡”,充分發揮以各村、社區第一書記為主力軍的“黨員突擊隊”作用,帶頭入戶排查、設卡蹲守、檢測體溫、組織消毒、開展宣傳,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發生。
強保障,組織就是后盾
“大家這幾天太辛苦,在保護好群眾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我今天就是專程來給大家送物資的。”2月4日,柞水縣委組織部長胡大志來到紅巖寺鎮本地灣村,向堅守在一線的黨員干部送去防疫急需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資。
為確保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縣委組織部為81個駐村幫扶工作隊、223名駐村隊員發放醫用口罩1000余個、84消毒500公斤;下撥專項黨費25萬元,其中9萬元用于給各鎮辦采購防護物品,7萬用于走訪慰問基層一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