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和工人連夜把社區各個路口圍擋完畢,回到家中已是半夜,此時,又累又餓的范賢松卻忍不住劇烈的干嘔起來。22歲的兒子聞聲從房間內走了出來,一邊幫他輕輕敲打后背,一邊心疼地責備她:“媽,你不能在這樣玩命地工作了,我爸已經不再了,我只有您一個親人了,如果您在有啥事,我怎么辦?”
聽到這話,范賢松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她對一貫支持她工作兒子說:“媽媽沒事,媽媽是黨員是社區書記,我不帶頭誰帶頭,只要社區所有人都健康平安媽媽再苦再累也值得。”
今年45歲的范賢松是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勝利社區黨總支書記,在社區工作10年。去年,丈夫因病去世,范賢松深受打擊,身體大不如前,但她從來沒有因為家庭的原因耽誤社區里的工作。
勝利社區雖然常住戶數只有1618戶,戶籍人口5600余人,但位于贛榆區駐地青口鎮的商業中心繁華地段,轄區面積0.45平方公里,商場超市多,人員流動性大,加上有3個無物業小區,全部需要社區來管理,而社區只有6名干部,加上能上一線工作的黨員,也才有13人上陣戰斗,疫情防控的難度相當大。
范賢松是個工作要強的人,也是個井井有條的人。她把社區分成4個小網格,每個網格安排2名黨員干部負責宣傳、摸排信息、人員從小區進出登記測體溫等工作。而從她春節前臘月二十九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只有在大年初一那天在家為孩子包了頓餃子,其余時間都在社區沒日沒夜地工作,常常忙得每天只吃一個煎餅,孩子在家每天也只能嚼煎餅吃泡面。
在她的帶領下,勝利社區共排查出從武漢回來8人,全部安排居家隔離。為了掌握他們大多情況,每天,范賢松會通過微信視頻直接連線,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需求,定期安排人員上門送消毒水、口罩,為他們購買新鮮的蔬菜水果,給予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一定幫助。
疫情無情人有情。看到范賢松忘我的工作,居民們心疼了,每次巡查到最后一個檢查點,常常接近中午1點鐘,一次社區居民許大嫂得知范賢松還沒吃午飯,非常驚訝,聽到檢查點的黨員說范賢松經常忙得一天只吃一個煎餅,許大嫂感動不已,她馬上回家卷來一個煎餅,拎來一壺開水,讓范賢松吃。
而社區居民王榮看到范賢松過來,則會送來一些水果、方便面給她,并且囑咐道:“范書記您辛苦了,您要多保重身體啊,我們支持您的工作呆在家里不出來,不給您添麻煩。” 其他的居民們每次遇到范書記在卡口執勤,也都會說一聲:“書記您要多保重身體多休息啊!你放心吧,我們不買菜是不會出來的。”
在范賢松的帶動下,社區各個點位執勤的黨員和志愿者也一天比一天來得早走的遲,志愿者張勝華和朱孔清說:“我們多干點,就能讓范書記多休息一會,只要組織需要我們,讓我們干啥都行。”
繁重的工作,沒日沒夜的工作,讓范賢松的身體再也吃不消。2月4日一大早,忍受了一夜病痛的范賢松來到社區衛生室。社區醫生陳麗詳細問了她一些生活起居以及工作情況,為她做了檢查,批評她說:“范書記,你這是累的,身體已嚴重透支了,在這樣下去可不行,你必須要休息了。這樣吧,你這幾天到我這里來,我為你掛幾天水補補能量,增強點抵抗力。”
“我要是躺下了社區怎么辦,疫情防控關乎到整個社區居民的健康安全,我沒時間休息也不能休息。”點滴打完后,范賢松又帶著社區人員戰斗到一線了。接下來的兩天里,陳麗沒有再見到她,直到第三天,因為身體實在受不了了,范賢松才又跑到門診去,陳麗有些生氣了:“范書記,你再也不能這樣玩命地干下去,這樣下去身體會出大問題的。”范賢松則笑著說:“沒事,只要大家都健康平安,我就好了。”
社區既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更是“最后一道”防線。范賢松書記帶病堅守在一線、擔當在一線,帶領社區黨員干部沖鋒在一線、落實在一線,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無論形勢多么嚴峻,她始終樂觀開朗,她時常鼓勵黨員干部和社區居民:“請大家放心,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將疫情控制好,我們上下一心,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