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家住哪里的?門牌號是多少?”“現在是非常時期,請多支持我們的工作!”“來,請過來登記一下,謝謝!”……在定遠縣城的各個小區門口,總能見到一群胸佩黨徽,臂帶著袖章的志愿者活動的身影,他們每天24小時值守,扛起社區防疫的“硬核”擔當,守住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為定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靠前履職,他們是默默無名的逆行者
“老陳,你的菜已經放到你家門口,你可以出來拿一下,垃圾我幫你帶走了,有什么需要再打電話給我!”1月24日是年三十,定遠縣定城鎮迎賓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世宏還在給老陳打著電話,問他還需要什么東西。
老陳住在迎賓路社區的一個小區里,他的愛人王某某因為新冠肺炎住進了醫院,由于是密切接觸,他在家進行了自我隔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張世宏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對小區進行集中消毒。除了定時消毒,社區還要負責給老陳提供采購生活物資、代倒生活垃圾等服務,張世宏還主動承擔起老陳的心理疏導的任務,不厭其煩地給老陳講政策、宣傳防疫措施。雖然是年三十,張世宏還和正在醫院進行隔離治療的王某某打了20分鐘視頻電話,鼓勵她勇敢面對疾病,增強她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同張世宏一樣,定遠縣還有263名這樣默默無聞的社區黨員志愿者逆行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們嚴格落實屬地防控責任,切實采取多種方式推動防控措施覆蓋到戶、落實到人。
發動黨員,他們是屯云聚星的多面手
“我是共產黨員,危難時刻就應該沖在第一位,讓我去!” “我是樓組長,對人員比較熟悉,有我在準沒事!”“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是黨員,讓我上!”這是東顧社區黨員群里一條又一條主動請纓上一線開展防疫工作的回信,短短幾分鐘,社區物業公司的黨員、業主委員會中的黨員和無職黨員紛紛響應,主動請戰。
東顧社區是一個村居合一社區,管轄范圍內除了17個新舊小區外還有7個村民組,服務群眾達19541人。2月4日下午,定遠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了全縣所有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的通告,原本擔心人手不夠的社區書記劉永兆終于放下了懸著的心,“沒想到一呼百應,體現了我們的黨員的‘硬核’本色。”就這樣,東顧社區在細化網格的基礎上建立了社區與物業、樓長、普通黨員的聯防聯控的工作體系,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人流,筑牢了守護社區、小區、樓門的三道防線。
原縣國土局住宅小區是無物業管理小區。小區4名退休老黨員勇挑重擔,主動擔任小區疫情防控自治管理員。他們制定小區自治值班表,對小區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同時做好出入證發放、外來人員車輛排查登記、日常衛生消毒、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工作。
“社區‘吹哨’,黨員報到。”不到半天的時間,定城鎮的21個社區聚集了760多名黨員志愿者,承擔了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引導居民科學理性應對疫情,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黨員下沉,他們是聯防聯控的生力軍
“帶頭把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落實好、落實到位,是黨員應盡的責任,我去!”“我請求到社區值班!”定遠縣向全縣的機關黨員干部發出倡議,號召機關干部下沉到基層,與社區干部混合編組,共同夯實社區防控基礎。一時間,全縣機關黨員紛紛響應,主動要求到一線,與社區干部聯合作戰防控疫情。
縣住建局機關19名黨員干部主動請戰。他們將縣城區域分為四個片區進行網格化管理,組建四個黨員先鋒隊,每隊由1名局黨組成員帶隊,并確保有2名以上黨員參加,其他黨員主動參加應急保障和宣傳等工作,在社區、物業和群眾中做好示范帶頭作用。局機關黨委和社區黨組織還指導物業公司迅速成立7個臨時黨支部,設置黨員先鋒崗17個,36名黨員佩戴黨徽站在防控一線,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縣城管執法局的45名執法人員對城區5個無物業小區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逐一上門登記戶主信息,堅決阻止人員流動、聚集。黨員張德松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還把未成年的兒子和剛滿三周歲的女兒送回農村老家,讓年近八旬的父母撫養。
危難時刻見擔當。定遠縣的廣大黨員干部紛紛挺身而出,帶頭筑牢群防群控防線。截至目前,定遠縣按照“社區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物業工作人員+業委會成員”四核配置標準,組織2600余名黨員群眾,對全縣79個物業小區、98個無物業居民集中居住點24小時輪班值守,并根據工作需要成立45個臨時黨組織,真正讓黨旗飄揚在防控一線,讓黨徽閃耀在戰“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