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區大豐街道辦副主任韓世強(右)帶隊檢查轄區內商場、超市等,確保疫情防控措施抓實抓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四川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團結帶領廣大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同疫情抗爭,打響了一場嚴防死守的全域阻擊戰和全民保護戰,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戰場高高飄揚。
全省農村基層黨組織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工作優勢和實際效能,創新設立黨員責任區和戰“疫”突擊隊,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包片包組、包戶包人,將防控措施精準精細落實到每個家庭、每個村民,確保防控無盲區、零遺漏。樂山市組建1300余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進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知識、回應群眾關切。廣安市緊急動員7483個基層黨組織、16.7萬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組建2990個村級疫情防控工作隊,通過流動大喇叭、卡點嚴管控和“黨員外賣哥”“流動小超市”進農村等方式,深入細致做好網格防控、情緒疏導、服務保障等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疫情防控體系。南充市及時成立網格臨時黨支部855個和黨員先鋒隊、突擊隊6359支,設置疫情排查點、體溫檢測站、臨時處置點1.2萬個,構筑起嚴密堅固的疫情防控堡壘。蒼溪縣注重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政治優勢,建立臨時黨支部326個,集聚黨員干部20387名,組建100多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僅用一天半時間就完成4230戶1.18萬人的信息收集。
疫情發生后,全省農村基層共產黨員成為疫情防控的排頭兵、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1萬多名駐村第一書記提前結束春節假期,迅速返回所駐村或就地就近投入疫情防控,通過發放一封信、流動大喇叭等多種方式,勸阻群眾不要外出、不搞聚餐、不走親訪友,鼓勵大家利用微信、QQ等聯絡感情。綿竹市劍南街道紅明村73歲老黨員陳學坤正月初二一大早,就提醒村民少出門、少串門,勤洗手、戴口罩,不趕集、不聚會,每天堅持對聚居點村民進行體溫測量,發現異常“絕不放過”,被村民們稱為疫情防控“鐵包公”。廣元市昭化區磨灘鎮碧松村黨員李榮華把防疫政策和知識編成愛聽又好記的“順口溜”,成了全區廣播“村村響”的保留節目。在車站、碼頭、廣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地段,建立了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巡察監督崗、群眾勸導崗、衛生消毒崗等多種防控平臺,全面加強外來車輛、人員管控,最大限度減少聚集性感染,堅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南充市嘉陵區采取群眾居家“點單”、黨員跑腿“代購”的方式,組建100多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為特殊時期“宅家”的村民提供服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哪里任務艱巨,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在綿陽市安州區秀水鎮水井村,八旬老黨員將自家的小賣部變成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點。在富順縣東湖街道長田村,剛做完髕骨手術的村書記郭久紅,忍痛拄拐帶領村組干部入戶摸排,半個多月來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