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后,作為一名黨員,華陰市孟塬鎮曉鵬村第一書記延建華,帶領干部群眾落實防控措施,解決群眾困難,恢復農業生產,他事事為群眾著想,時時沖鋒在先,處處都有他的身影。在危機關頭,彰顯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心系群眾,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懷。
守初心,抗疫一線方顯黨員本色
鼠年春節,時值新冠肺炎病毒擴散的關鍵時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延建華按照孟塬鎮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即刻召開全村黨員大會,安排部署防疫工作,成立曉鵬村疫情防控黨員戰斗隊,自己擔任總指揮,下設黨員消毒防疫隊、黨員防疫宣傳隊、黨員防疫排查隊、黨員代購服務隊,做到命令、人員、責任落實到位,堅定了打贏防疫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曉鵬村因其特殊的區域位置,隴海鐵路、310國道從該村貫通,如果疫情防控不住,傳染到村,將對華陰或陜西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造成嚴重后果。為確保該村防疫陣地不失守,他親沖在一線,帶領8名黨員,在該村8個路口,設立防疫檢查站,24小時負責對外來人員和車輛登記、身體檢查、測量體溫、消毒,確保無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以扎實認真誠懇的態度、鏗鏘有力的戰斗精神、飽滿的工作熱情,發揮了陜西東大門上的紅色防疫戰斗保壘的作用。
擔使命 抗擊疫情為黨旗添光彩
面對一些農村人防疫知識缺乏,觀念淡漠的現狀,他發動該村的婦女“半邊天”的作用,動員她們積極參與疫情宣傳工作,然后讓這“婦女聯合隊”首先在家庭做好動員宣傳,然后向外輻射宣傳,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讓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疫情防控知識在曉鵬村家喻戶曉人人盡知。發揮村上“民安社”的作用,組織人員白天晚上在巷道巡邏檢查,嚴禁扎堆、打麻將等現象;“村風社”對不聽勸阻的人單獨教育談話,經過教育仍不改正的,利用村上的大喇叭進行通報批評;村“婦女聯合會”對全村老人、殘疾人進行日常消毒、晾曬被褥。
疫情告急,村上缺少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他焦急萬分,夜不能寐。給包聯單位負責人打電話請求援助,發動人脈資源尋求幫助,組織黨員、愛心人士進行募捐……經過不懈努力,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品得到了有效緩解。他又馬不停蹄的帶領黨員消毒隊在全村巷道、村民住宅和310國道統一消毒消殺,守護好家園這塊凈土。
解民困,實踐中詮釋為民情懷
疫情發生以來,他每天都關注疫情防控時事新聞,看著不斷攀升人數的確診數字和死亡人數,他憂郁寡歡,思考著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村民的生命健康,打好抗擊病毒阻擊戰,他又請教老中醫開出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配方,經過衛健部門專業醫生確認后,他自掏腰包給全村村民購買了板藍根、金銀花、大青葉、黃芪等中藥藥材,親自熬制并密封袋裝,連續好幾天送到群眾各家各戶,贏得了全村村民的一致好評。他說,“群眾安心,我就放心”。
防疫工作開展以來,由于村民不出村不出戶在家隔離,這就給村民購置日常用品造成不便。為解決這一實際問題,即要搞好防疫工作,還要保障好村民的日常生活,于是,他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村口設立黨員代購點,黨員分組包巷道每天入戶登記登記村民所需的生活用品,每天晚上進行分類統計,第二天早6點到市區批發市場購回后,由黨員再送到村民家中,這樣既方便了群眾,又強化了隔離措施。
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再加之春耕農業生產和外出打工的啟程,他時刻提醒群眾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范,走家串戶親自為群眾測量體溫,為外出打工的群眾出具證明,一直忙的不停點。他以實際行動樹立了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引領其他黨員的“一面標桿”。
他沒有辜負組織的重托,沒有辜負村民的期望。村民稱他是黨的好干部,群眾的貼心人。而他卻說:“我是黨員,我是農民的兒子,在疫情面前我就要沖鋒在前,為黨盡職,為民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