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鳳珠奶奶(右)給社區工作人員送鞋墊。
一場疫情,推遠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卻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永豐社區充分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黨員干部和社區群眾團結一心,共同畫好疫情防控的最大同心圓。
永豐社區地處老鎮區,大小巷道26條,常住戶1200多戶,加上周邊有兩所學校,出租戶有100多戶,給疫情防控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做好疫情防控,必須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實行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據社區主任、黨支部負責人吳明華介紹,支部第一時間成立了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并從宣傳發動、人員排查、消毒防范、小區管理等環節制定了周密計劃。以巷道為單元,成立了26個排查小組,整合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社區醫生、社區民警、志愿者等力量,社區716戶常住戶3249人全部排查到位,對70名返鄉人員、36名外來流動人員全部進行了身份信息采集和健康申報,切實做到了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全面見底。同時,社區還制定了《社區聯防聯控聯保公約》,引導居民群眾不串門、不聚餐、不扎堆、不打麻將、出門戴口罩等。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體生活不受影響,永豐社區的做法是,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務。
對居家隔離的對象,做到隔離不隔關懷。75歲的返鄉人員沈某一人在家居住,又不會煮飯,社區就指派一名志愿者負責他的一日三餐,每天早晚安排網格員和社區醫生上門為其測量體溫和消毒。
80多歲的王慶蘭、丁月華夫婦,腿腳不方便,兒子兒媳定居美國,身邊沒人照料。社區每天安排人員為兩位老人清掃衛生、采購生活用品。
社區干部的付出,贏得了居民贊許,大家紛紛用行動精心呵護溫馨的家園。80歲的呂鳳珠奶奶把親手納好的鞋墊送給社區工作人員。“看著你們每天忙來忙去的,疼在心里,我其它沒什么本事,每人納了一雙鞋墊表表心意。”呂鳳珠奶奶說。剛從部隊退役的小伙子成誠,主動請纓在檢查點值班執勤,一值就是20多天,還給社區捐贈了15箱方便面、餅干等物資。成誠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就應當堅守軍人初心,為抗擊疫情做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