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市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來抓,作為干部培養鍛煉的大課堂、干事創業的大舞臺、檢驗評判的大考場,下硬功、出實招,著力鍛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骨干隊伍。
配好推進鄉村振興“先行軍”。緊緊抓住鄉鎮黨政正職這個關鍵,結合鄉鎮領導班子換屆,注重選拔具有鄉鎮任職經歷、基層歷練扎實、熟悉黨務和“三農”工作、統籌治理能力強、群眾公認的干部擔任鄉鎮黨委書記,安排新進縣級領導班子的3名“85后”年輕干部兼任移民搬遷任務較重的鄉鎮黨委書記,推動61名“五方面人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從嚴落實工資待遇優厚、選拔使用優先、生活條件優待的“三優政策”,嚴格執行鄉鎮工作人員收入高于機關同職級人員20%以上的標準要求,全面落實鄉鎮及市、縣機關事業單位符合條件干部的鄉鎮補貼,真正讓鄉鎮干部工作上有勁頭、待遇上有甜頭、事業上有奔頭。2020年以來,從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中提拔副處級領導干部8名、晉升為四級調研員25名,重用在鄉鎮工作和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78名。
選好推進鄉村振興“主力軍”。著眼能人治村、強人富村,抓住村“兩委”換屆有力契機,把群眾薦才、組織舉才、回訪引才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選優配強“兩委”班子特別是村黨組織帶頭人,497名村書記平均年齡較上屆下降1.5歲、大專以上學歷較上屆提高25%、“一肩挑”較上屆提高34.6%,致富帶頭人占54.7%,留任工作經驗豐富、能力突出的60歲以上村書記18名,調整不適應不勝任村黨組織書記146名,村書記隊伍得到整體優化提升。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以任職補貼為主,以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交通通訊補貼、“一肩三挑”村書記1.5倍任職補貼等為補充的10項待遇保障機制,扎實推進“導師幫帶制”試點工作,分類型分專題舉辦村書記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實施村“兩委”負責人學歷提升計劃,不斷提升領導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管好推進鄉村振興“生力軍”。堅持好中選優、因村派人,把“最能攻堅、最能打仗的人”派下去駐村幫扶,區市兩級持續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510人,推動縣(市、區)向重點村兜底全覆蓋選派駐村干部,招錄的285名選調生全部安排在村工作2年,基層一線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力量進一步充實。嚴格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人選把關、日常管理、激勵保障,明確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4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職責,從嚴落實工作經費、體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伙食補助、交通補助、通信補貼、鄉鎮工作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政策待遇,確保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選得準、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
育好推進鄉村振興“后備軍”。大力實施發展黨員“源頭工程”,發揮好農村優秀人才黨支部作用,加大在致富帶頭人中發展黨員力度,推動每個村每年至少吸收1名優秀人才加入黨組織。廣泛開展“黨員致富帶富行動”,注重從項目、資金、技術上支持黨員帶頭創辦領辦致富項目,籌集黨員“雙帶”致富資金557萬元,推動發放各類創業資金1.8億元,建立黨員創業基地19個,帶動扶持3672人創業,形成了黨員干在前、先富帶后富的生動局面。組織開展黨員中心戶、黨員戶掛牌、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鹽池縣設立200萬元“黨員紅色發展基金”,支持黨員領辦、協辦家庭農場317家、專業合作組織375家,引導黨員爭做致富、帶富、幫富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