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來安縣新安鎮北門社區干部開展用工需求登記。
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后,安徽省6.1萬多個農村基層黨組織、180多萬名農村黨員進入“戰時”狀態,團結帶領群眾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堅守初心、擔當奉獻。
戰“疫”前沿主心骨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合肥市肥西縣1722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建立了工作臺賬和排查日志,做到日排查、日報告,切實做好重點人群摸排、小區人員進出管理等工作。5132名村民組長(黨小組長)積極開展“全覆蓋”排查防控、“零距離”宣傳教育、“無死角”防疫消殺。
阜陽市臨泉縣鄉村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黨員亮身份、黨群心連心”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干部、志愿者、村民小組長和回阜流動黨員“四支隊伍”作用,把基層力量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共同抗疫。
黃山市屯溪區黎陽鎮隆阜一村黨支部,用“打更”方式走街串巷宣傳防控知識,創新錄制“方言版”防控音頻,通過村內廣播、流動宣傳車全天候播放。
防控一線安全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村頭巷口、主干路口的執勤卡點,黨旗飄飄、黨徽閃耀,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一起,在疫情防控一線當起了群眾的“安全員”。
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南莊村黨總支書記李輝,每天微信運動步數超過2萬步。村西頭的防控卡點以及5個自然村內大大小小的商店、菜市場、藥店等,是他每天必經之路,當地百姓說李輝用“鐵腳板”織牢了群眾的“安全網”。
宿州市泗縣草溝鎮于城村黨總支書記萬春玲,丈夫身患腦瘤,術后時刻需要照顧,萬春玲克服家庭困難,毅然投入到防控工作最前沿,帶領村組干部和黨員志愿者40余人,嚴格落實網格化責任,認真摸排“三類”人員,實行“一日兩監測兩報告”,構筑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線。
“在疫情防控面前,家庭再大的事也是小事。”亳州市蒙城縣雙澗鎮趙巷村黨委書記王衛面對兒子突遇不幸,強忍悲痛,從簡辦理了兒子的喪事,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繼續摸排、值守防控。
在看到蕪湖市南陵縣何灣鎮發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后,退役軍人劉春主動請戰,捐款1000元,每天在勸返點值守9個小時,成為一名戰“疫”先鋒。
戰“疫”中的服務員
進出道路封了,群眾購買生活物資不便,居家隔離不隔心,黨員變身成了“快遞小哥”。
“湯圓、南瓜、玉米、豬肉……”2月8日下午,池州市東至縣葛公鎮橋聯村網格員奉彩華、童娜和馮麗,拿著一張密密麻麻的清單來到農貿市場,幫村民跑腿代辦。
蚌埠市固鎮縣劉集鎮成立了黨員“代購隊”,群眾在手機下單或定點登記后,由村黨組織安排專人代購,并將物品送到家門口或固定地點無接觸領取,確保防疫期間廣大群眾基本生活保障。 人的距離遠了,心的距離近了。一個個黨員帶頭成立的“跑腿”志愿服務隊員,變身“代購員”“快遞員”。他們穿上“紅馬甲”,開著“便民代購車”穿梭在各個村組之間,將一份份生活物資送到需要的村民手中,成為這個“特殊時期”最美的鄉村風景線。
復工復產“先行者”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安徽各地積極引導滯留家鄉務工人員有序就近就地就業,解決企業用工需求,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不誤”。
滁州市委組織部動員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把致返鄉務工人員一封信、企業用工信息一張表、就業渠道宣傳一條短信等發送到村民手中。同時,及時將摸排的返鄉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信息,反饋給縣(市、區)人社部門。來安縣新安鎮孫橋村黨總支書記范勤理說,“我們村勞務公司通過幫助企業招工、接送員工等方式獲得勞務報酬,既解決了企業用工和村民就業需求,也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可以說是‘一舉三贏’。”
2月18日,馬鞍山市當涂縣石橋鎮雙橋村養殖戶衛品財通過鎮村開具介紹信,順利從塘南鎮邰橋村采購了320斤蟹苗投放。“政府考慮得真周到,既嚴格管控,又特事特辦,保證了安全,也不耽誤生產!”衛品財說。為確保各類農產品快速有序流通,安徽省各村黨組織在疫情防控點設立了農產品“綠色通道”,對于化肥、農藥、果蔬運輸車輛,只要相關手續完備,立即放行。
宣城市郎溪縣新發鎮鎮村黨員干部結合疫情防控深入走訪貧困戶,切實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困難,完善“一戶一方案”幫扶措施,戰“疫”戰貧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