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清遠市出臺《村“兩委”干部隊伍建設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下稱《規劃》),對村干部選用、培育、管理、考評和激勵等提出明確指引。
選優用準,推動人崗相適。《規劃》明確強化“頭雁”隊伍建設,培養能夠“帶領農村人辦好農村事”的帶頭人。由鄉鎮(街道)對村干部思想狀況、優勢短板、人崗相適等情況逐一進行分析研判,統籌調整分工,推動村干部既團結協作又各負其責、各盡所長。
培強提優,著眼長遠發展。《規劃》從細從實落實農村“能人回鄉”計劃、“青苗培育”工程。到2025年,培養儲備3000名35歲左右、留村意愿強烈且可作為后備干部的優秀農村黨員,并按1:2的比例配備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建立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信息庫,由鄉鎮(街道)黨(工)委統籌培養。市委組織部將采取“政校合辦”方式,每年招收千名“兩委”干部等農村優秀青年入讀大專學歷班,確保到下一屆換屆時90%以上的村干部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
管好用好,激勵干事創業。在優化村干部考評機制方面,《規劃》將村干部考評機制融入鄉村振興考核體系中,突出“干什么、考什么”;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村干部履職項目清單,推行項目化管理,讓村干部“干什么”項目化、清單化、可量化、可考評,把黨建工作、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村級產業項目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作為基層黨組織工作和村干部履職考評的重要內容。
《規劃》還提出,探索建立村干部“崗位補貼+績效獎勵+集體經濟發展獎勵+兼職工作補貼”結構化收入制度,即根據工作考核等次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每半年對村干部進行一次差異化績效獎勵,不斷提高村干部收入。同時,統籌落實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政策,暢通村干部晉升渠道,力爭5年內有10%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被選拔進入鄉鎮(街道)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