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特別是在廣東英德連樟村調研時指出,“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注重培養選拔有干勁、會干事、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的人擔任支部書記,團結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近年來,廣東英德市牢記囑托,以此為標準,以實施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為抓手,積極構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激勵機制,促進黨組織書記隊伍整體提升,更在全市創新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十佳頭雁”活動,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局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英德市全體黨員奮勇爭先、沖在一線,突顯了鮮明的黨員本色。尤其是在廣大農村薄弱地帶,“十佳頭雁”再領航,英勇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確保農村“疫”線不失守。
2020年的陽春三月,春雷轟鳴,春耕正當時。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但地處粵北山區的廣大英德農村已經全面復耕復產,“十佳頭雁”帶頭做好兩手抓,統籌好疫情防控和農業經濟發展,推動決勝決戰脫貧攻堅。
牢記囑托防疫脫貧兩不誤
走進連江口鎮連樟村的扶貧車間,工人們正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員工的手飛快組裝起玩具,加工機器發出“嗒嗒”聲。車間復工了!連樟村扶貧車間復工前后,你總會看一個忙碌的身影——連樟村黨總支書記陸飛紅。他經常到車間要求工人進場都要佩戴口罩,身體不適要及時向村委會匯報,安排黨員干部協助車間工作人員給復工的工人測量體溫,對工廠進行消毒,確保安全復工。扶貧車間為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提供了可能,及時復工為村民脫貧重新注入了動力。
連樟村是英德78條省定貧困村之一,201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2000元。截至2019年底,全村54戶130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村集體收入達68萬元。
深入田間地頭心系春耕安全
“我沒事,我要去看看農耕的情況”,“頭雁”支書龍明珠在同事的勸說下依然放不下春耕的開展情況,前往田里查看復耕情況并做防控宣傳。2月21日,大灣鎮塝腳村黨總支部書記龍明珠在救山火時弄傷了腳,但僅休息了幾天,龍支書又回到了一線。他在春耕復耕工作中,下到田里宣傳疫情防控,并叮囑村民要做好疫情防控的防護,邊鼓勵復耕邊抓防控,他心里一直裝著塝腳的村民,“憂”著他們的健康安全,“慮”著他們的收成,卻忘了自己的腳傷。
“我幫你量一下體溫……”“頭雁”書記賴奕和正在田間幫農戶量體溫。同心村黨委接到復產復耕通知后,賴奕和書記便第一時間帶隊深入村組開展“精準復產復耕”宣傳,下到田間為農戶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積極引導農戶群眾做好自我防護。為了保障群眾農業耕種用水需求,他和工作組詳細交談,關切詢問農資儲備、播種面積等情況,帶領工作組干部,沿著鄉間小道逐條排查生產溝渠,為復耕農民群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東華鎮茶山村“頭雁”支書曾佑建,積極發揮“頭雁”作用,復耕之始便帶頭去田間地頭詳細了解目前茶山村春耕備耕的情況,與村民深入交談,苦口婆心地“嘮叨”村民在地里干活的同時,注意個人防護,保持疫情防護思想不松懈。在曾佑建支書的帶領下,茶山村邊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邊平穩有序地開展春耕春種生產工作和農用物資配備。村內2731.98畝耕地的主要作物花生、玉米、蔬菜、甘蔗、水稻等播種工作有序進行,繪出一幅繁榮的春耕圖。
提供技術保障確保農作收成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關鍵階段,不能掉以輕心,復耕復產熱潮來臨,不能落下半步”,九龍鎮金雞村黨總支書記說道。在金雞村正龍果蔬專業合作社鷹嘴桃基地里,工人們穿著雨衣、戴著口罩正在為桃樹打藥、除草,目前,桃花已經綻放,滿園春色成了一道靚麗風景,復工后工人出勤率更是達100%。這些離不開“頭雁”支書陳觀水的大力支持,他先是帶領金雞村全員積極行動,為農企籌備了600個口罩。后前往合作社,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學識為農戶提供種植鷹嘴桃技術指導,指導農戶護理果樹,科學催產。
黃花鎮平星村的巖霧尖茶園、西洋菜場等也已逐漸復工,農民有序開始整理耕地、施肥除草,采摘春甜桔、西洋菜。連日來,村支書李石生深入到田間地頭,邊宣傳積極復耕防疫要點,邊詢問農戶春耕技術難題,邊做難題記錄,通過把技術難題匯總,積極與鎮農技中心對接,詳細了解科學的解決辦法,及時幫助農戶解決種植技術難題,提供技術支持,確保春耕的順利,保障農作的收成。
做有辦法的支書打通致富之路
橫石水鎮江古山村90后黨總支書記林志旺被村民稱作“有旺之人”,上任以來為江古山村帶來大變化。在疫情防控中,他連續工作一個多月沒有休息。受疫情影響,村里出現甘蔗滯銷的情況,他顧不得休息,急村民之所急,立刻通過鎮農業部門、新聞媒體和電商平臺發布黑皮甘蔗滯銷信息,聯系代購商協助解決滯銷問題。正值春耕備耕的好時節,根據市場需求,他指導村民調整種植結構,通過“合作社+超市+農戶”的合作模式銷售農產品。啟動冷鮮庫,鼓勵村民種植多樣農作物,特別是易于保鮮儲存的稻谷、瓜果等,由鎮農會采取保價收購、提供保鮮儲存服務等,實行農產品錯峰銷售,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了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農民的收入增加了。在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期,江古山村每天銷售黑皮甘蔗滯銷200噸左右,復耕面積2000多畝。
英德市一直以來注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去年,英德市創新開展首屆“十佳頭雁”評選活動,通過鎮街提名、片區初選、筆試、公示考察、網絡投票和總決賽等環節層層篩選,在全市299個村(社區)中評選10名優秀標桿,以此激勵廣大村(社區)黨組織帶頭人向榜樣看齊,發揮“頭雁”引領“群雁”效應。疫情防控是“頭雁”的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在此次“疫”戰中,他們踐行初心使命,履行“頭雁”職責,成為疫情防控的“守護人”,也是復耕復產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