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雁山區聚焦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大局,從選拔、教育、激勵方面入手,鼓勵引導本土實用人才向基層一線聚集,讓“領跑者”真正發揮出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強化脫貧攻堅人才保障注入強勁的“人才流”。
拓寬認定渠道,發揮技術“領頭羊”示范引領作用。廣泛挖掘農村鄉土人才,通過調查走訪、摸底排查,把“田秀才”、“土專家”、農技示范戶等選拔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后備庫”“鄉村工匠庫”,并分類實施動態管理。目前,全區已有124名技術“領頭羊”選拔入庫。圍繞種殖等優勢產業,成立雁山區柑橘協會、蔬菜協會等,實行“基地+產業協會+農戶”模式,吸引有技術的農戶加入協會,采取邀請專家授課、定期技術交流等形式,將普通農民培養成實用技術人才,將普通農戶發展成專業戶,通過協會帶動,目前全區有職業資格和技術職稱的農業技術人才共計100余名,實用人才存量不斷增長。
拓寬培訓渠道,強化鄉村“土專家”專業技能素質。堅持需求導向,整合區委黨校、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桂林農業學校等資源,在5個鄉鎮(街道)打造9個實踐教學基地,創新“菜單式”“應用式”“小班制”教學方式,實現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的經常化。同時注重師資隊伍的選擇引進,組建由衛雙榮、龔桂新等10名專家組成的“農業技術智庫”,實現種植、養殖、鄉村旅游等多位名師涵蓋。截止目前,開展各類培訓3期,培訓職業農民150余人,培養柑桔、無核黃皮果、脆柿特色產業緊缺人才35名。
拓寬扶持渠道,引導致富“帶頭人”助力鄉村一線。積極協調衛生、農業、財政、人社等部門在優惠政策、項目申報和信貸支持等方面對農村實用人才予以傾斜,設立鄉村人才輔導行動基金,進一步降低農村人才的融資成本。強化激勵舉措,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實行“三優先”,即優先選拔納入人才庫管理、優先發展為黨員、優先進入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同時邀請其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監督,深挖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推動鎮村發展獻計獻策,提升自身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