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風拂面。黛瓦白墻的新民居整齊排列,寬闊平坦的路面干凈整潔,北黃土嶺村宛如一幅安謐祥和的鄉村畫卷。
北黃土嶺村新貌
回想起2017年3月我初來駐村時,北黃土嶺還是一個臟亂差的窮山村,處處是低矮的土坯墻、紙糊的木格窗、伸手就能摸到木條梁的破房子。由于人畜混住,布魯菌病發病率很高;因為房子破,年輕人不愿回村——越破越窮,越窮越破,村里陷入惡性循環,越來越沒有生機。鄉親們說,要建設美麗家園,家鄉美了年輕人自然就會回來,就不愁村子不富。
原來房子是老百姓的心結!答案找到了,我們就把整村改建作為脫貧攻堅第一戰。我馬上和駐村工作組一起想辦法,聯系鄉、跑到縣、問政策、要資金,入到戶、搞動員、抓拆遷、騰地方,看規劃、提建議、盯工期、管質量……史無前例的北黃土嶺村整村改建轟轟烈烈開始了。
郭文東(右)和村民一起在新房施工現場勞動
2017年4月21日,破拆集結號正式吹響。當年,全村118戶原有住房全部拆除,留居村里的82戶,每戶一套新房的主體建設也搶工完成。11月10日,村民全部趕在入冬前遷入新居。還記得6月21日,一場罕見的暴雨席卷北黃土嶺村,路被沖毀、斷水斷電,臨時安置村民的帳篷大面積進水。工作隊第一時間把駐地的方便面、榨菜、火腿腸等物資提供給村民,每晚到帳篷區巡查。整個雨季,工作隊既要照顧好村民,又要搶抓建設,全然顧不上自己有多辛苦。
作為村莊的主人,村民們踴躍參與美麗家園的建設。村民謝占青發揮“老瓦匠”特長,當起工程“監理員”——捏起砂漿看看粘接力度夠不夠,用目光吊線看看圍墻壘得直不直,轉轉排水渠看看修得夠不夠用……有他們做“高參”,整建工作進展得很快。
2018年,我們又陸續完成院落道路的硬化、美化、綠化、亮化、凈化等一系列工作。“今年過年,兒子、兒媳帶著孫子、孫女回來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他們都說好!”如今,經常有村民跟我“通報”好消息。
村民住上好房子,村子人氣也旺了起來。在貴州闖蕩多年、事業有成的池海青,投資千萬元建起現代生態農業園。去年村兩委班子換屆,31歲的池海青當選村書記和村主任,帶領鄉親們一起奔上致富路。
(作者為河北省淶源縣金家井鄉北黃土嶺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