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扶貧好政策,也多虧了‘真書記’他們這些扶貧干部的熱心幫助啊!不然,我家的貧困帽子還不知要戴到啥時候。”這是河南省固始縣徐集鄉白羊村眾多脫貧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真書記”叫曾德喜,是固始縣自然資源局派駐徐集鄉白羊村第一書記。駐村五年來,他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深得群眾信任和好評。因為當地人把“曾”讀作“真”,老百姓干脆就喊他“真書記”,既為了順口,也有表達敬佩之意。
2016年7月,固始縣自然資源局農村土地監察大隊指導員的曾德喜,被局黨組派駐到徐集鄉白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與隊友們一起,踏上了為期兩年的駐村幫扶之旅。當時的白羊村現有貧困戶因病因殘致貧占比高,部分貧困戶缺少勞力和技術增收難度大,還有個別人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脫貧攻堅正是最吃勁的時候。
困難壓不倒硬漢子。報到后曾德喜就帶上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電動車,在村部安了“家”。從此,白羊村老老少少的生活中有了一個穿著樸素、待人和藹、工作扎實的扶貧干部。曾德喜白天入戶走訪,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與村干部商討幫扶計劃,晚上還不顧疲勞挑燈夜戰,匯總資料、學習研討扶貧政策。群眾說,‘真’書記一天到晚腳底板子不沾地,十天半月也不回一趟家,一個月下來,人曬得黝黑黝黑,與常年干農活的農民沒有兩樣。
針對白羊村“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坐車進出難,步行也不易”的狀況,曾德喜為白羊村爭取土地整治專項資金404萬元,整治土地3157畝,修建村組道路4公里,整修坑塘溝渠480畝。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先后完成了休閑道路建設和場地綠化、美化工程,安裝夜晚景觀燈、建設休閑廣場、改造小池塘和農房、新植各類景觀樹等,村容村貌、戶容戶貌煥然一新,白羊村成為全鄉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縣長帶著10多個鄉鎮的同志到此觀摩學習。
為了增加貧困戶收入,曾德喜心沒少操、路沒少跑。對那些人很老實但沒有志向的貧困戶,曾德喜和村組干部一起挨家挨戶把脈支招,激勵他們靠雙手、靠頭腦脫貧致富。他多次把技校老師請到村里舉辦種植、養殖、家政、餐飲等培訓班,貧困戶不僅掌握了實用技術,而且在思想上發生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重大轉變。為了給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曾德喜牽頭成立固始縣土地整治勞務扶貧合作社,白羊村共有18個貧困戶勞力加入合作社,家庭有了比較穩定的收入。
前些年,白羊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嚴重制約了各項事業的發展。曾德喜發現白羊村廢棄地較多,就多次向局黨組建議在白羊村進行土地復墾和整治,通過努力共增加耕地17畝,納入易地補充耕地交易平臺后,為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村里又利用10多畝平整后的老莊臺搞起光伏發電,村集體年收入20萬元,還帶動51個貧困戶增收。村集體有了錢,建愛心超市、改善人居環境、表彰“衛生文明戶”等公益事業順利開展起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截止2019年底,白羊村1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119戶,貧困發生率由11%下降到0.52%,剩余7戶18人今年可以全部脫貧。曾德喜先后獲得全縣“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徐集鄉“十佳幫扶責任人”等殊榮。本來2018年7月就完成了駐村幫扶任務的曾德喜,因為白羊村群眾再三挽留,局黨組又決定讓他留任。如今又一個兩年過去了,曾德喜仍戰斗在白羊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