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頭區宣和鎮興海村地處宣和鎮南10公里處,轄區6平方公里,屬自治區“十二五”生態移民新村,現有691戶303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1戶136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占全村總戶數的44%,脫貧攻堅任務艱巨。今年,興海村被列為自治區掛牌作戰村。2019年2月,常延波被市統計局選派到沙坡頭區宣和鎮興海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如何帶領搬遷移民戶致富?如何壯大興海村集體經濟……成了常延波駐村一年多里每天要思考的問題。
沙坡頭區宣和鎮興海村地處宣和鎮南10公里處,轄區6平方公里,屬自治區“十二五”生態移民新村,現有691戶303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1戶136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占全村總戶數的44%,脫貧攻堅任務艱巨。今年,興海村被列為自治區掛牌作戰村。
2019年2月,常延波被市統計局選派到沙坡頭區宣和鎮興海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如何帶領搬遷移民戶致富?如何壯大興海村集體經濟……成了常延波駐村一年多里每天要思考的問題。
以“獲得感”出發,心中有民、心中有數
熟悉村情是常延波駐村的首要任務,他逐戶走訪全村301戶建檔立卡戶,詳細掌握每戶生產生活情況,認真聽取群眾對本村未來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用心梳理村民關心的幼兒園開班、“三空”影響村容村貌、病殘戶或無勞動能力戶政策享受等熱點、難點問題,不到3個月時間,常延波完成了機關干部到駐村干部角色的轉變,成為興海村村民中的一員。如何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更好發揮黨組織力量助力脫貧攻堅……都是常延波努力的方向。他積極對接市統計局,為興海村購置電腦和打印機3臺,先后組織召開村“兩委”和黨員代表會議30多次,召開組織生活會2次,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黨員學習黨章、黨的十九大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將黨員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華。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擰成一股繩、心朝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到2019年年底,興海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帽子摘掉了。
以“獲得感”落腳,務實為民、推深做實
常延波認真研讀學習中央、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扶貧政策及有關文件,忙“輸血”、促“造血”,抓好精準扶貧,全力為興海村辦實事、辦好事。團結帶領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全面落實產業獎補、雨露計劃、駕照補助、大棚種植獎補、土地確權、戶籍核查、扶貧數據質量核查錄入、務工信息收集等各項扶貧政策和工作的落實。實施整村推進工作時,常延波不辭辛苦,逐戶到群眾家中動員拆除違章建筑。配合支持興海村土地流轉企業管理經果林2867畝,補種樹苗1.7萬株,增加興海村用工人數。他主導大力發展養殖業,積極聯系幫扶單位落實幫扶資金10.5萬元,對養殖戶予以補助。2020年一季度,興海村牛羊存欄分別達到520頭和830只,是2019年同期發展規模的2倍。
以“獲得感”著力,以人為本、胸有乾坤
“沒有架子”“真正關心幫助我們群眾”…這是興海村群眾對常延波的普遍評價。胡耀光、米海花等建檔立卡戶不識字,常延波就隔三差五入戶給他們講解政策,讓他們及時掌握了解上級的新政策。建檔立卡戶田彥虎家中有年邁的母親和患心臟病的兒子,需要經常去衛生院診療,苦于沒有交通工具,常延波便當起了熱心“司機”。幫助殘疾人及時辦理殘疾證并及時享受補助政策,群眾住院走保險報社保,盯促到齡兒童及時入學…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常延波都會盡自己所能“馬上就辦”。“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對老百姓來說,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常延波經常這樣和駐村工作隊員說。
以“獲得感”提神,民心所向、推進有力
常延波堅持“集體的事大家商量”,不定期召開村兩委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商議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項,及時將村里大事小情的處理結果反饋給群眾,興海村整體工作成效明顯提升,獲得宣和鎮黨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徹底改變了興海村各項工作綜合排名連續幾年倒數的局面。履職一年多來,常延波吃住在村上,母親生病顧不上照看,妻子時常埋怨他把家忘了。他牢記駐村第一書記責任和使命,率先垂范,腳踏實地團結帶領村“兩委”全身心投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興海村脫貧94戶419人,整村脫貧,他個人榮獲“沙坡頭區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榮譽稱號。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常延波同志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團結帶領興海村廣大黨員群眾,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路上,攜手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