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
2018年3月,我從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選派到秦巴大山深處的洪山鎮天池村任第一書記,由一位全科醫生轉行拔窮根。
我的家鄉離天池村只有14公里,到天池村駐村扶貧也算是“回家”了。86歲的爺爺得知后對我說:“孩子,回家好??!做人不能忘本,你回來扶貧是組織對你的信任,一定要為群眾多辦實事!”
爺爺的教誨深深觸動了我,我暗下決心:拿出拼勁、狠勁,一定要干出成效,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圖為王李(右)到貧困戶家走訪
天池村的名字很詩意,可多年來這里群眾的生活卻毫無“詩意”可言,是個不折不扣的深度貧困村。村里26個村民小組,968戶308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533戶1771人,超過了半數!目前已脫貧261戶960人,在冊貧困戶還有272戶811人。天池村貧困人口基數之大、貧困程度之深、脫貧難度之大,讓我感覺肩上的擔子重逾千斤,經常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不幫村子脫貧,哪有臉見江東父老?
可我是個醫生,醫得了人的病,能治得了這里的貧困嗎?
整整三個多月,村里的5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我一家家走訪,還在大大小小的“院落會”上,以“自主發展、脫貧光榮”為主題,和群眾互動討論,集思廣益,尋求天池村的發展出路。
從群眾的口中,我知道了他們的期盼。天池村耕地面積7880畝、林地面積12470畝,素有“富硒之源”美譽,這里的富硒農產品物美價廉。長期以來,村民守著金山銀山卻無法變現,還得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如果能讓他們在家門口賺錢,那該多好!
去年7月,梅李成熟季節,因為銷路不暢,大量富硒梅李滯銷,散落一地,讓人心痛。看著村民們一張張焦慮的臉,我當即與原村委會副主任張景前商議,盡全力幫助群眾銷售梅李?!霸谔壹t杏黃的季節,洪山鎮天池村富硒梅李喜獲豐收,卻遭遇滯銷。自然生長的富硒梅李,純天然無公害,果肉豐滿、酸甜可口,我們誠摯邀請您參加愛心義購……”消息經我的朋友圈發布后,引起了安康日報社記者的關注和轉發,很快得到社會響應,各種愛心采摘、愛心團購活動接踵而至,不出半個月,村里所有梅李銷售一空。
梅李賣出去了,村民們的腰包有了進賬,我也稍稍松了口氣,但繃緊的神經仍舊沒有徹底放松下來。我知道,光靠愛心援助的方式只能解燃眉之急,要讓群眾有穩定的增收渠道,必須要注冊品牌、形成產業,這才是致富的根本。我與村干部商議后,確定了走“山水園林硒旅”循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注冊成立合作社,引進企業,先后建成天池晚熟脆李實驗園80畝、陜茗茶育苗基地80畝、茶園100畝、富硒拐棗園區1200畝。
圖為王李(右)冒雨在村里走訪
除了種植業,我不斷為村里謀求更多的產業發展機遇。陳富貴是天池村走出去的能人,他14歲就南下杭州闖蕩,從縫紉工做起,如今已是杭州服裝協會常任理事。在村里走訪得來的這一信息,讓我大喜過望,三天兩頭纏著村支書給陳富貴打電話拉家常,每次村支書跟他通話,我就在一旁“蹭聊”,一來二去我和他就熟悉了。去年中秋節,我們邀請陳富貴回村過節,期間我和村支書天天往他家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請他回來辦廠。就這樣,陳富貴被我們的鍥而不舍感動了。
跑手續、裝修廠房、招工人,我和村干部樂此不疲,經過半年的奔忙,今年3月,在熱熱鬧鬧的鑼鼓聲中,陳富貴的服裝加工廠開業了?!笆羌亦l的山水養育了我,是家鄉的父老鄉親培養教育了我,我很高興能助力脫貧攻堅,為鄉親們做點事情......”陳富貴在開業儀式上的感言,讓我感動不已,一個扶貧企業的誕生,猶如艱難的十月懷胎,嬰兒終于落地,接下來就是精心呵護、周到服務,讓它成為鄉親們致富的“寶”。如今服裝加工廠已吸納就業群眾137人,每天可生產羽絨服600件,職工月保底工資2000元以上。
這一年多來,我通過幫村民們辦理金融貸款、醫療報銷、申辦補助、調解矛盾等各種“雜事”,拉近了與鄉親們的感情。最讓我自豪的是,我的專業特長發揮了作用,給很多患病的村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慰藉。
汪義清一家四口人,小兒子安安因乙腦致殘,常年跛行、流口水、口齒不清。為了給孩子治病,本就很薄的家底被折騰得一干二凈,成了貧困戶。我為他聯系了西安市兒童醫院神經外科專家,通過會診,很快定下治療方案,手術治療后,安安情況明顯好轉。治療費用一共3萬多,通過醫保報銷后他家只花了3000多元?,F在,安安的媽媽在服裝加工廠務工,每月有固定收入,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治未病”是阻斷因病致貧最有效的措施,為此,我聯系漢濱區婦計中心、漢濱區三院,為村民開展免費健康檢查,并將一批批愛心藥品發放到最需要的困難患者手中。我要求村衛生室和村責任醫師團隊簽約貧困戶服務全覆蓋,通過上門服務,順利為12名貧困戶辦理了慢性病手冊。
用不了多久,天池村將要實現整村脫貧了?;仡櫼荒甓鄟淼鸟v村工作,我感到自己很幸運,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戰中留下了奮斗的身影?!盎丶摇本鸵尅凹依锶恕庇懈嗟男腋8泻瞳@得感,我愿竭盡所能,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甜蜜。
來源:鄉村干部報
作者:陜西安康市漢濱區洪山鎮天池村第一書記 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