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始終把基層一線作為引育人才“主戰場”,堅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創新人才幫扶模式,不斷完善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的體制機制和方法措施,為決勝脫貧攻堅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剛柔并濟招才引智,吸引高層次人才聚集一線。堅持需求導向,緊扣“放育引用管”五字方針,建立了20余項科學務實的政策體系,實施高層次和緊缺人才、“名校英才入石”兩大引才計劃和“技術合作、項目引才、以產引才”等柔性引才舉措,主動深入高校宣傳對接,健全完善戶籍遷移、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就學等保障措施,建立高層次人才安家補貼、優秀專技人才獎補、優秀人才慰問、產業發展獎補等機制,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三年來,共剛性引進高層次人才60名,柔性引進12名碩士、博士,發放安家補貼120萬元、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獎補13.5萬元、科技人才獎補20余萬元。
實行鎮村工作一體化,推動黨政人才下沉一線。按照“任務量化到村、人員派駐到村、領導跟進到村,決策同商、落實同抓、責任同擔,促群眾致富、促集體經濟、促基層治理”的“三到三同三促”思路,整合鎮村兩級黨政人才力量,逐村組建鄉村振興工作隊。派駐干部崗位在村、黨組織關系在村、吃住在村,鎮派干部實行績效獎勵比縣直部門、鎮機關高30%—50%,鎮派副科級干部到村工作的優先晉升職級,鎮黨政領導班子崗位空缺時,優先從優秀工作隊長、隊員或村“兩委”負責人中選拔。先后選派750余名黨政人才組建成161個鄉村振興工作隊下沉到村,有效實現了鎮村干部優化組合,融為一體推進村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
著力創新平臺建設,激勵創業人才扎根一線。大力實施“能人興村”戰略,設立能人、致富帶頭人獎勵獎金,對帶動貧困戶脫貧能力強、成效好的,達到規模以上企業、專業合作示范社、家庭農場、產業大戶和職業農民標準的給予一次性獎補,對在擴大經營規模中缺資金的給予財信擔保和貼息政策。出臺干事創業系列優惠政策,建立創業項目庫98個,整合農村發展資金1100萬元,每年預算100萬元返鄉創業發展基金,支持返鄉創業人才把“蛋糕”做大。三年來,累計建成返鄉創業示范園3個、創業示范鎮示范街區7個、省級創業孵化基地1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6個、新社區廠14家,吸納創業實體312戶,吸引350名石泉籍在外創業務工能人返鄉投資興業;能人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3個,培育產業大戶1230個,發放“能人興村”戰略獎補資金500余萬元,切實增強了群眾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