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流量成為新農資。當農產品銷售搭上電商快車,“賣難”問題增加了新的解決渠道。幫助群眾脫貧,助推鄉村振興,電商會給一個個村莊帶來怎樣的變化?農民如何“接得住”電商這項新技能?“網上”連“田間”,會讓農業產業鏈發生怎樣的變革?請看鄉村主播郭姐和村民們的“觸”網故事。
起步
智能手機換下“老人機”,培訓想打退堂鼓又心疼買手機的錢,掙了1500元的“第一單”讓她鉚足勁上滿4期培訓班
想不到,武鄉縣知名的鄉村主播“郭姐”,不是“80后”“90后”,竟是一位快60歲的農村大姐。
郭晉平也想不到,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老了老了,還趕了一回時髦?!?/p>
太行山麓,晨光熹微,山西省武鄉縣上司鄉嶺頭村田埂上,郭晉平早早支起三腳架,架上手機,打開直播軟件,一邊松土、除草,一邊跟網友互動,“各位朋友,今天又見面了?!薄澳銈兛?,這兒空氣多好,莊稼苗多綠,長出來的小米能不健康嗎?!”
郭晉平文化不高,說起過去,不是圍著灶臺轉,就是拾掇幾畝地,幾十年如一日。但一部手機,讓她的人生軌跡有了“大變化”——成了網友熟悉的“郭姐”。
“操心種地、澆水,更操心粉絲漲了沒有,流量也是農資?!惫愦蜷_手機,時興軟件一應俱全。抖音上,一鍋金黃的小米在火上咕嘟著,郭姐念起自創的廣告語——“熬著稠,喝著香,看完趕緊買兩箱”;微店里,郭姐的“貨架”上擺著小米、核桃、酸棗面等十幾種土特產,“疫情沒影響訂單,前幾個月賣出500多單!”
“網上能掙錢,以前哪想得到!”郭姐說,“現在村里大多是老人婦女,我都算年輕的了?!笔刂甙水€地,種點雜糧,收成好時一年掙個千把塊,年景不好,一年就白瞎了,這日子咋才能過好?
如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也是武鄉縣面臨的課題。山峁相連,鄉村大多“長”在圪梁梁上,和不少農村一樣,當地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子多成了“老人村”。2014年底,全縣貧困人口50298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3.9%。
可山旮旯里藏著“寶貝”。武鄉地處小米黃金生長帶,晝夜溫差大,武鄉小米素有“金珠不換沁州黃”美譽。“外面商販兩三元就把小米收走,貼上商標能賣十幾甚至幾十元。”縣電商辦副主任郝旭東說,“怎么才能讓咱鄉親們把利潤的大頭掙上?”
電商帶來了轉機。2015年,武鄉縣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電商是新玩意,咱能行嗎?”郝旭東一趟趟進村,一家一戶動員。嶺頭村的第一期培訓班,讓他的心懸了起來——就來了7個村民。
郭晉平就是這1/7。老師讓下載微信,她拿的還是老人機,趕緊讓女兒買了一部智能手機。“老師手把手教,咋裝軟件、加好友,上課就像聽天書?!彼氪蛲颂霉?,可又心疼買手機的錢,只能硬著頭皮上課。
第一個訂單讓郭姐改變了想法。侄子幫她轉發了一條銷售信息,深圳的網友買了100多斤核桃。一下子拿到手1500元,郭姐來了勁頭,鉚足了勁兒上滿4期培訓班,咋開微店、咋直播、咋弄短視頻,她干得越來越溜。
郭姐算了筆賬:現在小米價格翻了幾番,一斤賣到10元,刨去種地成本和運費,凈掙七八元。去年她賣了1000多單,收入近10萬元。
“留守村民年齡大、文化水平低,剛開始發展電商,真難!”嶺頭村黨支部書記張玉堂感嘆,“可再難也要邁出第一步,縣里的培訓班開了一期又一期,先學會的帶動沒學會的?!?/p>
“在手機上賣東西,能行嗎?”剛開始,村民魏寶玉壓根不相信。近50歲的他常年在外務工,一次重病讓他干不了重活。
郭姐掙了錢,給魏寶玉帶來了信心。
“第一單20斤小米,掙了200多元!”這下,魏寶玉迷上了電商,不管走到哪,都舉著手機拍,“城里人愛看村里的事兒,我的粉絲有幾十萬人?!比ツ?,魏寶玉靠電商掙了7萬多元。
見到真金白銀,村里開微店的越來越多了?!?0后”王成勝微店年收入過萬元,殘疾人微商張紹東銷售收入6000多元……如今走進嶺頭村,墻上刷著“把小米賣向全世界”,村里主干道改名為“微商路”,家家門口貼著二維碼。郝旭東說,村里有100多戶農民發展電商,其中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村民,“留守村民也能當‘網紅’,電商讓這個‘老人村’煥發了青春。”
電商也為武鄉縣脫貧攻堅注入了新動能??h里共培訓了7075人,其中貧困戶4137人次,七成以上為留守村民。全縣注冊微店5500個,電商直接帶動2318戶貧困戶增收347.7萬元。
過坎
和買家交流,說方言不成,打拼音不會,發錯貨搭進郵費,下笨功夫學“a、o、e”、學拍照錄視頻
從扛鋤頭種地到扛三腳架觸網,溝溝坎坎真不少。
開微商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哈哈哈哈,學拼音?!卑橹斓男β暎憬o記者解釋,“用上新手機,不會說話了。說方言,網友聽不懂;可咱又不會拼音,看著留言不敢回,只能干著急!”
先過拼音關。“拼音掛圖貼在墻上,沒事瞅兩眼,路上遇到娃娃放學,就跑過去跟他們學?!惫闳肓嗣?,還惹來家庭矛盾。老伴下地回來,看著她在本子上劃拉,嘴里念念有詞,鍋里卻空空的,氣得直拍桌子。
“打字、拍照、錄視頻、和網友交流……咱以前都沒接觸過,要補的太多了。”郭姐說,剛開始,因為操作不熟練,好幾次發錯貨,不僅沒賺到錢,還把郵費搭了進去。
再過技術關?!叭绾巫尰ヂ摼W更好地‘+’上農民,政府部門也要闖關?!焙滦駯|說,最初農民在電商平臺上開網店,買電腦、學美工、辦各種手續,培訓費花了上百萬元,可不見成效。“經過考察,我們選擇了技術門檻較低的微店、短視頻、直播等電商模式?!笨h里撥出資金,請專家開培訓班,帶著村民外出交流,提供“保姆式”幫扶。
從一張白紙變成了電商高手,郭姐客串起夜校老師?!安灰苯诱f快下單”“拍照要先選一塊空地”“直播內容要和農村生活有關系”……說起成功秘笈,郭姐笑了笑,“下笨功夫,錯了就趕緊問,一定能學會?!?/p>
村里的電商隊伍壯大了?!安慌履銈冃?,頭一天使上智能手機,電話響了不敢接,跑到街上去找人。”如今村民張曉英每天“鉆”進手機里。“除了賣東西,平時我還喜歡看新聞、聊微信、和孩子們視頻,一會兒都離不開它。”
換手機、開微店,成了村里新潮流?!拔乙呀洆Q了三臺手機了。”魏寶玉細數,要下載的軟件太多,手機內存從8G到32G再到64G,“聽說5G手機出來了,我尋思著再買一個,吃飯的家伙可不能差了?!?/p>
“隨之而來的是,農民對網速要求高了,一些農村信號差的問題凸顯出來?!泵看蜗锣l培訓,郝旭東總會被問到“啥時候手機信號能變好?”
魏寶玉深有感觸,“剛開始,信號斷斷續續,網頁半天打不開。沒有WiFi,用手機流量直播,一場下來話費扣了上百元,相當于賠十幾包小米?!?/p>
“補上農村信息基礎設施短板。”武鄉縣副縣長鄭丹說,“縣里在村上增設2座信號塔,建了300米WiFi覆蓋區,村民上網更方便了。”目前武鄉鄉村基本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
再闖物流關。“村里沒有快遞點,老伴每次得騎摩托車去縣城寄貨?!币驗榘l貨慢,郭姐被退了不少訂單?!班]政快遞點在鎮上,一般第二天才能發貨。其他快遞點在縣里,可去一趟要40多分鐘,得湊夠訂單才值當?!彼f,“咱們一般都是包郵,3公斤以內,一件5元;4公斤以內,一件6元,依次上漲。本來就不便宜,還要搭上油錢和時間?!?/p>
“為了疏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縣里想了很多辦法。”鄭丹介紹,提供資金支持,村民每單享受2元補貼,解決物流成本高的問題。目前全縣物流補貼60萬元左右?!叭ツ晡矣?00多單快遞享受了補貼,省了1400多元?!惫阏f。
撬動社會資本,補上物流“斷點”。走進螞蟻到村公司,快遞如同一座座小山,員工們正按鄉鎮彎腰分揀?!拔覀兙拖袷且恢恢晃浵佔呒掖畱?,幫村民代收代發快遞。”螞蟻到村負責人王旭東介紹,“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專人上門,費用不變,讓村民寄送快遞更便捷?!?/p>
一張連接城鄉的物流網絡逐漸形成。截至目前,武鄉縣328個行政村建設鄉村電商服務站233個,覆蓋率達71%;農村物流配送點覆蓋260個村,覆蓋率達79%。
提升
用真空包裝換下白布袋子,申請綠色產品標識,一斤小米能賣到16元
“過去賣小米,都用自家縫的白布袋子裝?!比缃?,郭姐家的小米穿上“新衣”。綠色包裝袋上面寫著“武鄉小米”,下面是藝術字“郭姐”?!翱h里免費提供真空包裝機,找專家設計包裝。申請綠色產品標識,一斤能賣到16元。”郭姐說。
魏寶玉也給自己定下目標。18.8元!把一斤小米賣出好價錢?!霸坌∶拙椭颠@個價?!?/p>
信心來自哪?“開微店,不僅讓我把農產品賣出去了,還讓我的思路更寬了。以前咱就是面朝黃土種地,現在能和市場直接對話了。”魏寶玉說。
對話的結果是,他發現消費者愿意為好品質埋單,“有一位剛當了媽媽的顧客,問我有沒有不用化肥的小米,多少錢都愿意買。”
這讓魏寶玉來了靈感:種植羊肥小米,采用預售方式。產品剛上架,網友搶購一空?!坝醚蚣S蛋當肥料,土辦法產出有機綠色小米。電商讓我意識到,按老辦法種地不行了。”
一根網線連接城鄉,重塑農民生產方式和觀念,撬動了農業產業的深層次變革。
“農村電商,拼流量更要拼質量,想要一直火,離不開產業基礎這把‘柴’?!编嵉ふf,發展“互聯網+農業”,更應注重“加”的內容。武鄉縣以電商為契機,“網上”“田間”一起耕耘,促進小米全產業鏈升級,實現農業提質增效。
標準化種植,解決“怎么種”?!肮窘o我們講了,種小米要選擇向陽坡地、弱堿性紅鐵土地塊,還得輪茬耕作,這樣產出的小米顆粒飽滿,米飯黏糊性強、綿甜噴香?!惫阏f。目前晉黃羊肥小米公司建立從田頭到倉庫的全程監控體系,發展標準化種植,帶動小米種植1.5萬畝。
“推進標準化種植,需要龍頭企業帶動?!焙滦駯|說,一方面農民與企業簽訂購銷合同,按標準種植。另一方面,一些有能力的合作社可以學習借鑒先進模式。
打造品牌,解決“怎么賣”。魏寶玉的品牌意識足足的?!拔艺掖逦瘯_了證明,還辦了營業執照,很快我自己的品牌也能申請下來了。”
武鄉縣建立了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獲得了小米地理標志認證和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創建了“武鄉小米”區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讓好產品賣上好身價。
談及未來發展,村民們還有不少期待。
期待更專業的營銷推廣服務。“粉絲越多越好?!惫阏f,“有流量就有銷路,可咱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吸引新客戶越來越難了。現在我的微店主要靠100多個固定客戶,還是得打開銷路。不久前,我找到了一個媽媽群,宣傳自家小米,沒想到大家紛紛購買?!?/p>
5月16日,一場公益直播帶貨,讓大家見識到“流量”的力量。短短6分鐘售出3萬多單小米,銷售額突破100萬元。
“當前,推廣主要靠農民一家一戶,多采用熟人轉發的方式,缺乏可持續性?!焙滦駯|分析,接下來縣里將進一步引進市場力量,拓展渠道,用專業的推廣服務提升電商發展后勁。比如,與直播公司合作,舉辦專場活動;與大型平臺對接,建立固定合作關系??h里與微店助農平臺對接,已經銷售了近2萬斤小米。
產業鏈條仍有待延伸。一場武鄉小米開鐮節,吸引了上千名游客,大家邊走邊拍,當天成交上萬元。“這樣的節日越多越好,能為村里帶來不少客人?!惫阏f。
“接下來,準備在小米初加工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米制品等精深加工,豐富產品品種。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武鄉豐厚的紅色文化、鄉村風光等旅游資源,發展文旅產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编嵉ふf。
對于未來,郭姐信心滿滿:“市里要辦抖音培訓班,我想再帶幾位鄰居參加,一起做大微店,讓咱村的生活更有奔頭!”
一根網線,改變的不只是嶺頭村,在武鄉,在山西,在全國,它正給一個個鄉村注入蓬勃新動力!
聯系人:姜棋澤聯系電話:15534166177通聯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委組織部1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