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山市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打破體制機制壁壘,暢通“三支隊伍”交流渠道,盤活全市干部人才資源,全域發現培養選拔任用干部,為推動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破除機制壁壘,開門選人不自閉。為著力破解“機關干部從機關選,企事業干部從企事業挑”等選人用人視野不夠寬的問題,保山市出臺了《關于建設忠誠干凈擔當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實施意見》,著力打破身份、領域、條塊等壁壘,加大從各戰線選拔干部的力度,大膽破解國有企事業單位與黨政機關之間的干部交流困難、人才封閉等問題,構建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科學化、常態化循環機制。2018年以來,先后從高等院校、銀行系統、中央駐保單位、省直單位等提拔交流13名干部到市直單位任職,從市直黨政機關交流13名干部到事業單位任職、交流16名干部到國有企業任職,有效的優化了全市干部隊伍結構。
打破論資排輩,用當其時不耽誤。出臺《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實施辦法(試行)》,明確到2021年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中40歲以下的年輕干部和全市40歲以下正處級、35歲以下副處級領導干部以及30歲以下科級干部的配備比例,以及各縣(市、區)和市直單位32歲以下正科級和30歲以下副科級領導干部配備數量。堅持對經受基層考驗、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口碑好、培養潛力大的年輕干部用當其時,根據每個年輕干部在思想性格、能力特長等方面的新情況、新特點,在綜合考慮組織需求和干部個人意愿的基礎上,為每位年輕干部量身匹配工作崗位和搭建干事平臺,做到人事相宜、人崗相適。2018年以來市委共提拔使用66名35歲左右的優秀年輕干部,占提拔干部數的23.5%。
堅持依事擇人,用其所長不埋沒。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把事業發展需要作為選用干部的出發點,通過科學分析、精準研判專業特長和熟悉領域,按照專業化、專門化要求,建立干部專業庫,共建立了熟悉經濟、項目管理工作等54個類別的專業干部庫。堅持事業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崗位缺什么人就補什么人,從大連理工大學、保山學院調任2名理論水平較高的干部到縣區、市委黨校任職,從國家稅務總局保山市稅務局、國開行云南省分行選拔4名研究生學歷、金融財會專業素養較好的干部到市財政、發改、金融部門任職,選派2名處級干部到國開行云南省分行掛職鍛煉,進一步提升了干部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