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州市管城區針對城市人群構成分布變化和社會治理需求轉型等新情況,通過創建“紅色街區”,整合區域內各類黨建資源,有效激發城市基層黨建活力,營造了濃厚的紅色氛圍。
該區各街道以社區為基礎,依托現有陣地進行資源整合,將區域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非公企業黨組織等高效融合,納入“紅色街區”區域黨委,在顯要位置設立黨史展覽墻、黨建動漫墻、時代楷模墻等紅色陣地,形成紅色街區統一領導、相關單位積極配合、非公經濟及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聯動格局。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共管的原則,成立“紅色街區”共建理事會,建立“黨建聯席會+常任理事會+秘書辦公室”的日常運行模式,每月召開一次常任理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聯席會,圍繞街區內工作溝通情況、交流經驗、解決問題。截至目前,各街區召開黨建聯席會18場次、常任理事會40場次,解決各類民生、社會問題120件。
該區建立以樓棟為經、單元為緯的網格體系,將黨組織和黨員全部劃入格中,通過設立微課堂、認領微心愿、開展微公益、弘揚微典型、暢通微循環等“五微”服務,將矛盾化解在社區,把多元服務帶給居民,逐步實現“群眾點單、支部服務、群眾受益”的服務格局。在街區創辦“愛心銀行”,設立黨員誠信經營戶、鄰里和睦互助志愿服務崗等12類志愿崗,轄區黨員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情況以積分形式記錄在“愛心儲蓄存折”上,積分可兌換街區內非公企業和商戶提供的公益理發券、家政服務券、免費停車券等消費服務。截至目前,全區辦理黨員“愛心存折”1668本,開展“五微”活動1200余次,服務居民20000余人次。
堅持典型示范引領,該區定期組織開展“街區形象大使”“街區微笑之星”“街區十大先鋒人物”評選活動,通過公開“黨員承諾”、印制“黨員商戶”名片、發放“優秀黨員家庭”門牌等方式,在街區內大力培植一批黨員示范樓院、星級黨員商戶、黨員示范店等先進典型。創建“紅色文化講師團”,以社區老年大學、科普大學為載體,創辦各具特色的“紅色學堂”,定期為基層黨員群眾授課。各街區每年舉辦一屆街區文化藝術節,豐富街區內黨員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各街區共為基層黨員群眾上黨課200多場次,開展各類文體活動150場次,評選出身邊先進典型1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