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激揚改革開放精氣神、凝聚振興發展正能量,12月19日下午,豐縣縣委組織部、豐縣團縣委、豐縣電視臺聯合舉辦了“與改革開放同成長、與豐縣振興共奮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分享活動,活動設置了“追溯‘雛鷹工程’”環節,通過情景劇、新老大學生村官訪談等形式,致敬四十年,禮贊新時代,展現豐縣大學生村官風采。
1995年,豐縣在全國率先實施“雛鷹計劃”,選聘13名大學畢業生入村任職,成為江蘇省第一批大學生村官。數十年的發展變遷,大學生村官代代更新,他們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證者,更是實踐者、獲益者。情景劇《我是村官》圍繞改革開放前、雛鷹工程實施后、以及當代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三個階段,通過大學生村官小晴等角色的生動演繹,勾勒出大學生村官的到來,給豐縣鄉村帶來的可喜變化,以一個群體的小軌跡映射時代的大變遷。
進入新時代,“雛鷹計劃”的接力棒傳遞到當代大學生村官手中,他們又該如何致敬前輩、守住初心、傳承使命。分享活動上,縣婦聯主席苗慧、首羨鎮黨委書記王保忠作為“雛鷹工程”第一批選聘的13名大學生村官代表來到現場,和新一屆的大學生村官代表進行交流,分享90年代大學生村官帶民致富、為民服務的喜悅與艱辛、交流探討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村官要如何展現新形象、貢獻新作為。
“回望過去,前輩們已經大有作為,展望未來,我們更要勇擔使命,融入時代大潮,為振興豐縣貢獻青春力量!”豐縣大學生村官、情景劇參演者韓思說道。
今年以來,豐縣積極探索大學生村官教育培養新模式,組織赴蘇州市、華西村等地學習先進發展經驗,鼓勵大學生村官立足本職實施創業項目,真正實現“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個項目”,有效助推村官干事創業與群眾脫貧致富“同頻共振”、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