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校長,你學校今天需要的90斤草魚、30斤鴨子和280斤冬瓜已配貨,8點準時送到,請安排人收貨”,2019年9月5日早上7點,駐村工作隊員李徑已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電話聯系三口塘鎮中學領導,這類似的一幕已經成為祁陽縣教育局派駐三口塘鎮絲塘村工作隊的工作常態。該工作隊抓住消費扶貧的契機,幫助貧困戶聯系各中小學校,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協助購銷對接的方式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特產品,自2016年來,已累計為該村銷售各類農副產品269萬多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1.5萬多元,間接帶動貧困戶就業820多人次,人均增收426元/年。
今年以來,祁陽縣駐村辦、扶貧辦組織廣泛開展消費扶貧,實施以“好貨出巷、好景出山、好漢出鄉”的“三好三出”消費扶貧新模式,通過大力開展扶貧農產品“四進”行動,即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在黨日活動、工會活動、食堂采購等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采購貧困村產品。截止目前,該縣線上線下銷售約9000萬元以上,平均可為全縣每名貧困戶增收近1500元。
中秋節佳節臨近,全縣開展“中秋國慶”兩節期間消費扶貧,75個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借著消費扶貧的東風,主動了解貧困戶的銷售需求,全面摸底貧困戶農特產品“家底”,發布需求清單,涵蓋家禽、家畜、水產品、新鮮水果、蜂產品、菌類產品、堅果類等百余種產品,價值500余萬元;對接后盾單位,由單位工會拿出部分經費,到所聯系的貧困村現場消費采購農特產品,并動員單位廣大職工踴躍購買。僅9月10日至12日3天時間,共舉行60余場次消費扶貧現場會,消費總額達500余萬元,預計兩節期間消費扶貧總銷售值將達2000余萬元。
部分工作隊長說,今年全縣的消費扶貧切實幫助貧困戶農產品解決了滯銷問題,往年到這個時候,很多水果由于賣得不夠及時,爛了、丟了很多,有些農戶甚至連本錢都要虧損,今年他們的東西大部分都賣出去了,不僅沒虧損,還賺了錢,老百姓紛紛為此次活動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