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這這些論述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持久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必須如期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道“加試題”,使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時間更加緊迫。戰勝疫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前提,疫情防控得如何將關系到脫貧的質量,更需要以底線思維、辯證思維等科學方法,以責任擔當之勇、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化挑戰為機遇,變危機為生機,在戰疫戰貧中踐行初心使命,最終實現雙戰役雙勝利。
以底線思維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戰”。各地陸陸續續復工復產、復學復市,武漢“解封”,持續向好的形勢表明疫情防控迎來“常態化”的新階段,但要取得這場戰“疫”的全面勝利,絕非一日之功,須堅持底線思維,持續用好前一階段形成的經驗做法,慎終如始,抓實抓細“外嚴防輸入、內嚴防反彈”各項防控舉措,不斷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和脫貧攻堅成色。要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黨員干部亮出“紅袖章”,帶頭當好“守門員”,凝聚起“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力量,與群眾共同守好國門、守住院門,盯緊廠門、看好校門。要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堅持上連“天線”、下接“地氣”,保持“鄉村大喇叭”“兩微一端”不斷檔,發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好聲音”,畫出黨群關系最大“同心圓”,讓群眾成為常態化防控的“明白人”。要在聯系服務群眾上多用情,堅持“足印農家、戶戶走到”,勤“聞”呼聲、暖心“問”候,多一些“紅色服務”“紅色代辦”解決貧困群眾困難,化身服務復工復產的“護航員”“牽線員”,打造“溫度防控墻”。
以辯證思維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脫貧攻堅“交卷”日期越來越緊,面對的都是基礎差的“搖擺戶”、底子薄的“邊緣戶”,能力弱的“兜底戶”,唯有用好辯證思維這個法寶,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向“貧困山頭”發起總沖鋒。要堅持“富口袋”和“富腦袋”相結合,運用“黨員地圖”,講好脫貧攻堅“身邊人”“身邊事”,讓貧困群眾真正讀懂“脫貧攻堅是干出來的”“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播下致富的“種子” ,變“要我致富”為“我要致富”。要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改變“保姆式”扶貧,揮“培養一名能人,帶活一項產業;培養一名黨員,帶富一方山水”的“火種”效應,動員組織貧困群眾參與扶貧開發,為貧困群眾種上“搖錢樹”,實現“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用好真評實考“指揮棒”和激勵擔當作為“助推器”的作用,劃定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獎懲“硬杠杠”,該重用提拔的重要提拔,該調整處理的調整處理,打造一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