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順利推進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舒城縣柏林鄉精心謀劃、多管齊下全力推進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任務。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安全的基石。水利項目的實施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項目實施方案制定過程中,鄉水利站陪同設計單位深入23個行政村,現場測量并征求項目所在村意見,同時邀請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專家組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評審,確保項目設計科學可行。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施工原材料、施工機械、施工人員、施工工藝及施工環境五個方面實行全面的總體質量控制。實施“小建管、大監理”的管理模式,嚴格完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監理單位質量控制體系和建管單位的質量檢查體系運行暢通。
在項目驗收和檢測中,一是積極做好工序驗收,對工程施工中各工序、材料或半成品、設計有關技術指標等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及時糾正,不達到要求不能進行下一工序施工。二是及時安排檢查試驗,在單元工程結束后,及時安排落實試樣現場試驗室養護和送檢。對需要進行檢測和部位或項目,聯系安排有關檢測單位及時檢測,弄清工程質量情況。
在項目資金的規范管理上,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規范資金報賬,鄉建立資金專戶、設專賬,實行“三專”管理,同時設立財務監督和工程監督,負責監督資金使用情況和工程進度與質量。財政部門負責審核項目資金各種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在項目的運行管護上,針對小型水利工程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創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一是根據權屬、地域的分布等具體情況,不改變產權,將管理權集中由工程所在村民委員會統一管理;二是充分發揮舒柏農民用水戶專業合作社、馬松村水利合作社等作用,對跨村工程實行委托管理;三是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將工程落實給受益的村民組或種糧大戶管理,由所在村進行監督,確保工程良好運行。
下一步,柏林鄉將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各項建設任務,增強防災抗災能力,切實建設好群眾心中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