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天鎮縣張西河鄉丁家煙村位于天鎮縣東12.6公里處,全村現有246戶,總人口570人,其中貧困戶57戶,191人。
2016年底,山西省大同市和天鎮縣派出脫貧幫扶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幫扶該村。工作隊成員由天鎮縣人社局派出,第一書記由大同市人社局派出。
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到任以來,一直奔走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上,從經濟發展、基礎建設、文化生活等方面為丁家煙村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力促舊村換新顏。
黨建引領夯實基礎
加強“三基建設”。“三基建設”的重點就是農村黨支部的建設和農村黨員的能力提升。
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到任后,幫助“村兩委”建立了農村黨支部一人一檔,檔案資料中主要包括黨員基本情況登記表、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同時認真組織好農村兩委干部的組織生活活動,嚴格落實“一事一議”、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并將每次的會議和活動進行詳細的記錄。此外,還將農村黨員進行分類整理,對于長期在村的黨員,積極組織定期學習;對于在外務工的流動黨員,鼓勵其在當地的黨組織進行學習,如果無法參加學習的,要時刻聯系并匯報學習情況,定期交納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
多次座談廣泛聽取村民意見。2017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利用農閑時間多次組織村民進行座談,了解大家的疾苦,深入細致地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村集體的發展方向。
分批次入戶夯實結對幫扶政策。由于縣社保中心承擔著全縣的各項社會保險的業務經辦工作,平時業務量大,無法整體到村結對幫扶,為此,中心領導分批次利用節假日讓中心人員與村民進行對接,了解情況,實施幫扶。
改善村居環境
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認真落實鄉村提升工程,美化鄉村環境,改善村居環境。
硬化拓寬入村公路。從2017年9月20日起,對入村1.5公里路面進行了拓寬硬化,由原來的不足3米拓寬至4.5米,并硬化了村文化廣場,為村民業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場所。積極籌措資金安裝路燈,購置了38盞太陽能路燈,亮化了街道,點燃了希望。
科學規劃改善村委會環境。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來村后,積極籌措資金,對村委會進行了修繕和美化,同時,對五保戶的住宿條件也進行了改善。針對手機信號不好問題,積極協調籌建信號塔。信號塔已于2017年10月全部完工,得到徹底解決。并為村委會接入網線,為村委會的食堂購置了基本的生活用品。
抓產業促發展
積極發展產業扶貧項目。2017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時刻把產業發展作為丁家煙村脫貧攻堅、共赴小康的關鍵工作來抓,經過近一年的調研和探索,逐步形成了獨具丁家煙村特色的“一產一業一色”產業發展模式。一產是以黃芪種植為產業,兼顧“吊死干”種植和其他規模性種植。一業是指外出打工就業,鼓勵和幫助在村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收入。一色是以綠色農業為突破,打造綠色農業種植區域,采取定產定銷的方式,提高農民的收入,讓農民逐步從低產低效的惡性循環中脫離出來。
2018年,共種植207畝黃芪,100畝由個人投資的“吊死干”種植項目已經落實。隨著300畝集中產業種植的形成,每年的田間管理費用在10萬元左右,貧困戶人均收入可增加500元。全村外出打工占全村人口的50%,這部分人已經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正逐步向小康標準邁進。
豐富文化生活增信心
丁家煙村原先是遠近聞名的文化大村,但長期沉寂。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來村后,發現這一特點,認真組織活動,積極購置設備,利用農閑時間組織練習,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春節聯歡節目,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時組建了廣場舞隊,連續在縣鄉比賽中獲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是社會主義德治建設的主要內容。為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識和德治理念,市人社局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工作,在丁家煙村修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增強村民德治體系的建立。
修復文物提升信心。丁家煙村東現存樂樓一座,據碑文序,始建于清同治三年,是研究清代木構建筑的重要實例之一,也是反映區域生活、信仰的文化載體,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為了進一步挖掘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發歷史旅游資源,經過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的積極努力,2017年11月,山西省文保古建有限公司受天鎮縣文物管理部門的委托,對龍王廟樂樓進行了調查、分析和評估,并制定了修繕設計方案。2018年4月16日,開始動工修建,本著“修舊如舊,最小干預”文物修繕原則,目前樂樓已經竣工,待結構穩定后,將于今年進行室內彩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