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倩如成功試種竹蓀。 和倩如供圖
和倩如整理直播貨品。 和倩如供圖
和倩如直播射弩大賽。 和倩如供圖
每年的6-9月是云南的雨季,也是瀘水市大學生村官、“網紅主播”和倩如一年中最忙的季節。
8月21日一早,和往常一樣,她跟著村民上山,用手機直播村民尋找松茸、對松茸進行保鮮處理的全過程。
和倩如任職的魯掌鎮浪壩寨村,位于高黎貢山深處,氣候潮濕,村民大多靠種植玉米、水稻為生,年人均純收入不足兩千元。2015年,從昆明理工大學畢業的納西族姑娘和倩如來到這里后,很快就發現了松茸這個大自然饋贈的“致富小精靈”。她多方學習技術,指導村民如何尋找松茸,購買設備對松茸進行保鮮處理,“松茸的保鮮期只有3天,如果不以最快的速度銷出去,就不值錢了!”和倩如想到了開網店、搞直播,吸引人氣。
和倩如雖然是位90后年輕姑娘,可野心卻不?。合愀窭锢扇酌麣獠恍。扇踪|量也很不錯,“我們要打響怒江松茸品牌!”通過她的一次次直播,浪壩寨村的松茸漸漸火了,通過網絡銷到全國各地。不久前,還成了著名美食節目《十二道鋒味》的指定供應商之一。
松茸雖好,卻是一個靠天吃飯的“不穩定產業”,如何讓村民實現穩定增收?和倩如動起了腦筋。她和駐村扶貧隊員張明芳等反復商量,拿出了一份定制方案:“浪壩寨森林覆蓋率高,水質好,土壤肥沃,為什么不試種羊肚菌呢?”幾個年輕人湊了8萬多塊,建起了羊肚菌種植基地,學技術、買菌棒、做管護,2017年春天,試種的羊肚菌雖然算不得豐收,但每畝凈賺6000多元。
試種成功,點燃了村民們的熱情,也受到了鎮領導的重視。2017年12月,魯掌鎮政府拿出44萬元產業發展資金,交到和倩如團隊手上,用于浪壩寨村建合作社、發展羊肚菌種植。今年春天,首批30畝羊肚菌畝產達300多斤。
產量大了,銷售成了問題?!拔覀兣芰撕芏嗟胤?,甚至到昆明、麗江的菜市場擺過攤……”和倩如說,最終,解決問題的主要辦法還是落在了直播上。她穿上美麗的民族服裝,以大山為背景,每天領著團隊的小伙伴們上網直播推銷羊肚菌。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年僅羊肚菌一項,每畝純利就高達1.4萬元。和倩如團隊對收益做了合理規劃:30%留作合作社的發展基金,10%上交村集體,其余60%分給參與種植的17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鄉親們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
“推銷是件招人煩的事,要想個討喜的辦法。”和倩如調整直播的思路,精心策劃選題,打起了文化牌、生態牌,向網民推介村里的風土人情,“主‘賣’山水,順帶銷售村里的土特產品?!?/p>
去年“五一”小長假,一場主題為“甜過初戀的櫻桃現場采摘活動”在線直播,引來網民追捧,短短幾天,村民們原以為會爛在地里的櫻桃一售而空。今年大年初二,和倩如放棄了休息趕回村里,對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登埂澡塘會”活動進行直播,與網友互動。隨后又舉辦了“刀山火海民間弩弓匠人”主題直播,借每年一屆的市射弩大賽舉辦契機,直播了賽事現場拉弦、裝箭、瞄準、發射的盛況,古老的弓弩、精湛的射術,激烈的比拼,傈僳族精彩的弩弓文化讓各地網友大呼過癮。
直播帶火了村里臘腸、土雞蛋、黑糖、牛肉干等土特產的銷售,也讓村民們對直播營銷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最初的將信將疑變為了堅定的支持者。和倩如趁熱打鐵,在村里舉辦“網紅培訓班”,動員農村青年參加培訓,為村子培養了一批“村民主播”,“讓村民主動上網找市場,才能實現真正造血效應?!焙唾蝗缯f。
隨著浪壩寨網絡直播知名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山里的小村莊。今年“六一”,“浪壩寨完小文藝晚會”上網直播,網民們在線欣賞了孩子們精彩的表演,同時也將學校“上下課靠人工敲鐵”的艱苦看在眼里。和倩如推出了募捐方案,“點擊鏈接,捐贈10元善款,為浪壩寨完小設立校園廣播站”,來自廣州、昆明等地的網民紛紛響應,有人捐款,有人捐設備,有人負責免費安裝。7月17日,校園廣播站正式啟用。
網紅村官、主播、創客……和倩如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賣蘑菇的小姑娘”。這個90后納西族姑娘認識到,振興鄉村產業,光靠幾樣傳統農產品增收空間很小,還是要注入文化元素,她給自己定了兩個小目標:一個是繼續圍繞現有產業發力,帶動全村貧困戶種植、提升羊肚菌品質,試種竹蓀等其他珍貴菌類。還有一個,眼下她正和浙江“自然造物”品牌合作,聚合怒江民族特色文化代表人物,傳承傳統文化和傳統手藝,為城里的高端消費人群“私人定制”精美的“怒江伴手禮”,闖出文化產業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