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劉欣瑜
近日,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河北省2019年度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積極推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重點幫扶有培訓意愿和就業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采取“崗位+技能+勞動力+就業”的培訓模式,全省將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2萬人,進一步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
培訓對象為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或當地企業新招聘半年以內的農村勞動力,且本自然年度未參加過政府補貼其他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村勞動力。全年全省將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2萬人,培訓后就業率達到90%以上。2019年度我省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培訓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成果方式,對承擔培訓任務的機構,依據采購合同約定及績效評估情況,給予撥付培訓補貼資金,學員享受免費培訓。
依據當地產業發展戰略趨勢和省委“三六八九”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結合農村勞動力市場和轉移就業崗位需求,我省將重點開展以下六方面培訓。
服務重點地區戰略產業培訓。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籌辦冬奧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等重點項目,在重點地區大規模開展建筑施工、冰雪產業、機場建設、航空物流等方面的就業技能培訓,更好地服務重點地區發展。
家庭手工業培訓。結合當地資源狀況和特色產業需求,組織開展刺繡、木雕、石雕等地方特色家庭手工業培訓。
家政服務培訓。結合城鄉家政市場需求,開展家政服務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方面培訓。
公共服務培訓。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求和城市發展管理需要,開展物業、保安、保潔、綠化、交通協管等公共服務類培訓。
現代服務業培訓。開展美容美發、西式面點、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現代服務業技能培訓。服務當地旅游業發展,開展家庭賓館、農家樂、一二三產融合業態等鄉村旅游相關專業的培訓。
新業態培訓。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培訓。對有意愿從事電子商務、快遞等行業的農民,開展以“互聯網+技能培訓”為代表的新業態培訓。
我省將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采取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