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和戰貧,是我們當下最重要的兩項工作。”2月27日,整個春節都在村里加班的劉斌,用沙啞的嗓子對記者說。
劉斌是湘投控股集團駐永順縣芙蓉鎮科皮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防疫期間,劉斌在后方單位的支持下,采購了84消毒液、醫用酒精、一次性醫用口罩、測溫槍等防疫物資,組織扶貧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在村道設置檢測點,幫助村民對庭院、豬舍進行消毒,對外出務工村民免費發放防護用品。
“科皮村雖然已脫貧出列,但必須鞏固脫貧成果,確保產業持續發展。”劉斌說。
生豬和以土雞為主的禽類養殖是科皮村的傳統產業,2019年全村湘西黑豬存欄1600多頭,最多的一戶養了200多頭。家家都養土雞,養殖規模近2萬羽,超過2000羽的大戶有4戶。稻花魚養殖是2019年實施的新項目,有80多畝,村內能人帶動,涉及農戶30戶。
劉斌介紹,新冠病毒疫情來襲,土雞、臘肉制品的銷售訂單減少,即使有訂單也運不出去。為幫助農戶走出困境,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一方面幫助農戶拓展銷售渠道,依托湘投集團的市場優勢,盡最大可能減輕農戶損失。另一方面,依托本村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動員農戶發展烤煙種植,今年全村烤煙計劃種植380畝。“養豬戶伍興雙,今年準備種5畝以上烤煙,還計劃種茶葉。”劉斌說。
為打造長線產業,村里現在鼓勵村民發展獼猴桃種植。科皮村本身有種獼猴桃的傳統,但以前種的是大路貨品種,技術也不過關。扶貧工作隊幫助制定了果型、甜度等種植標準,全村已種植生態獼猴桃574畝,還種了野生油茶3000畝、庭院黃桃2.8萬株、臍橙100畝。防疫期間,趁著村民暫時不能外出的20來天,組織開展了獼猴桃嫁接技術培訓,全村黨員干部齊上陣,把水渠和主要機耕道翻修了一遍。劉斌說,科皮村今年將建設50噸的獼猴桃冷庫,還將上馬獼猴桃采摘園,推出一批高品質獼猴桃作為禮品銷售,預計每畝可幫村民增收1000元。
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劉斌也在思考一個問題:貧困地區的現代農業抗風險能力有限,需要建立政府和社會的扶持機制。“當前,亟待擴大農業保險的品種和范圍,亟待提高農業新技術的培訓力度,亟待提供準確的、可供農戶方便查詢的農產品市場信息。”
防疫期間,扶貧工作隊還著手布局村里的旅游業。2021年,湘西芙蓉鎮將通高鐵,科皮村離芙蓉鎮高鐵站只有十幾分鐘車程。為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春節以來,工作隊和村兩委按照旅游業發展規劃,著手流轉村里的閑置房屋,實施全村墻繪、山塘整治,并組織村民恢復擺手舞、打溜子等土家文化民俗。
“科皮”是土家語,意思是討厭的地方,這個詞一度曾是該村深度貧困的寫照。但現在,科皮已經不再“科皮”了。截至2019年底,除1名孤兒未脫貧外,全村10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建檔立卡戶人均年收入超過8000元。“只要瞄準目標加油干,在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科皮村一定能交出更好的成績單。”劉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