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鞏固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成果,廣西桂林資源縣打造“初心課堂”,推動新任村干部“學黨史、敲警鐘、育匠心”,進一步筑牢思想根基,提升干事創業、為民服務等方面的能力,成為鄉村振興強有力的領頭雁和排頭兵。
學黨史,重溫“信仰初心”。打造提升資源縣黨員群眾初心教育(油榨坪)基地和塘洞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紅軍三過資源的珍貴革命歷史為主線,將共產黨百年黨史、誓詞更迭歷程等要素串聯其中,并利用現代化多媒體科技手段收集展示《問道西延求是尋真》等精品課程8期、軍民魚水情故事45則、黨史教材1200余本,為新任村干部培訓受教育、得啟發提供新平臺。同時為每名新任村干部配備體檢手冊回顧入黨時間、入黨初衷,以黨性體檢喚初心促提升,放大理想信念教育培訓成效。
敲警鐘,堅定“律己初心”。依托塘洞村廉政教育基地,打造廉政小廣場、廉潔長廊等村干專場教育陣地進行分批次專題培訓,通過豐富的廉政展陳內容,為新任村干部上好“廉政第一課”,接受深刻黨性教育和靈魂洗禮。為新任村干部頒發“兩書一本一單”的履職新禮,將近年來全縣查處的村干違規違紀典型案例匯總編印的《不可逾越的紅線》警示教育材料納入其中,以身邊人、身邊事為新任村干敲響廉潔警鐘。與全縣683名新任村干部全覆蓋簽訂《村干部廉政承諾書》,多方位拉緊嚴紀的“高壓線”。
育匠人,秉持“奮斗初心”。邀請市、縣相關業務負責人組成新任村干培訓講師團開展集中輪訓,以傳播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為重點,強化學員對構建本地發展藍圖和黨建品牌的思考,凝聚奮斗共識。按照“擇優入庫、動態管理、共建共享”原則,打造村干部履職能力“行動學習講師庫”,利用“知行工作坊”常態化舉辦“村干部論壇”,加強村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在促進師的引導下,由縣、鄉、村三級干部組成的14個學習小組打破交流屏障,聯動解難促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