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陜西鳳縣、山西介休等地持續發揮第一書記“主力軍”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堅持定村精準、派人精準、工作精準,嚴格管理考核,強化激勵保障,確保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讓第一書記全身心投入鄉村振興中去。
陜西鳳縣
精準選派 供需對接
近日,陜西鳳縣精準選派45名第一書記、132名駐村工作隊員奔赴農村基層一線,接續奮斗,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縣委牽頭抓總,以精準選人、精準派駐、精準管理為目標,總結運用脫貧攻堅經驗,從縣鎮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中確定派駐單位57家。同時,將駐村幫扶工作列入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確保人員派得下、沉得住。
堅持因村派人科學組隊,該縣按“先定村、再定人”原則,對全縣66個行政村現有資源、脫貧人口、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黨組織建設、社會治理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劃定鄉村振興示范村、脫貧村45個,一般村21個。根據各村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結合幫扶單位優勢和選派干部專業特長,按照“3+2”標準暨鄉村振興示范村、脫貧村選派3人,一般村選派2人,注重選派聯動、供需對接,科學組建駐村工作隊66支,實現駐村工作隊全覆蓋。
該縣采取個人自薦與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宣傳動員、個人報名、組織遴選等程序,由派出單位綜合考慮年齡、專業等因素,認真研究、提出人選,縣委組織部會同縣鄉村振興局、縣駐村辦逐一審核把關、備案登記,確保把優秀干部選派到鄉村振興一線。
在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基礎上,該縣設置15天工作交接和過渡期,通過召開一次新老隊員交流座談會、開展一次幫帶入戶走訪活動、擬定一份工作交接清單、制定一份后續發展計劃“四個一”活動,幫助新任駐村干部迅速進入角色、主動融入群眾、積極投入工作,確保人員選派平穩過渡、不留空當、有序銜接。目前,45名第一書記、132名駐村工作隊員已全部到崗到職、入村入戶。
為進一步健全完善保障機制,該縣將駐村干部工作經費及生活補助列入財政預算。嚴格執行工作例會、督導檢查、請銷假等管理制度,明確駐村干部與選派單位所有工作脫鉤,黨員的黨組織關系接轉到所駐村,杜絕駐村干部“兩頭跑”“兩不管”現象發生。對自愿留任、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年輕干部,在選拔使用中優先考慮,在職級晉升時予以重點傾斜,激勵駐村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做細做深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山西介休
第一書記當好“五大員”
為確保農村第一書記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近些年來,山西介休市堅持選人“三注重”,細化任務清單,嚴格管理考核,強化激勵保障,讓“最能打仗的人”組成鄉村振興“尖刀連”。
該市聚焦重點,設崗定人,四套班子成員包鄉聯村,對164個行政村全面摸排、逐一研判,結合上年度年底考核、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及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確定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提升提質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等30個重點村,并通過廣泛報名、查閱檔案、個別談話等環節,按照注重政治標準、注重人崗相適、注重年輕干部“三個注重”,雙向對照、雙向選擇,把合適的人派到適宜的村。
組織部細化工作任務清單,要求第一書記圍繞“三會一課”及黨日活動、村務監督月例會等村級組織運行六項制度機制及陣地建設,當好強化黨建引領的“指導員”;以年底前實現村集體經濟全部達10萬元為目標,多渠道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當好帶領群眾致富增收的“領航員”;扎實推進農村網格黨建及“三治三零”創建,當好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戰斗員”;帶領村級組織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當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服務員”。
該市明確一本民情日記、一本工作臺賬、一篇調研報告的“三個一”制度和“五天四夜”登記量化考勤辦法。采取“會場+現場”的方式,與“兩委”主干同管理同考核,實行會場述職考準認可度、民主測評考準公認度、民意調查考準滿意度、現場考評考準精準度。市鄉兩級包聯領導與第一書記結成對子,幫助解決困難、保證工作經費、加強政策扶持、注重政治激勵,今年鄉鎮換屆期間,有5名第一書記進入鄉鎮黨委班子,極大激發了第一書記干事創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