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東西南北中,回鄉發展更輕松”“在外辛苦身心累,返鄉創業更實惠”“春風十里,不如建設家鄉有你”……返鄉創業就業是實現城鄉融合和促進農村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大抓手。日前,在河南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河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喻紅秋指出,在外面工作的農村優秀人才,開闊了眼界,長了見識,也學了很多技術,有的在管理方面有特長,有的在資金方面有積累,吸引這些鄉土人才返鄉就業創業,對實現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河南省有一大批在外就業創業的退伍軍人、個體經營者、優秀農民工等鄉土人才了解到家鄉的新發展、新變化、新需求之后,決定留下來建設家鄉。
真情對接,讓走出去的鄉土人才樂意回來
發出“鄉音”,展示“鄉愁”,凝聚“鄉情”,留住“鄉才”。為全方位推動鄉土人才回歸工作,今年河南省多地打出“鄉情牌”“政策牌”“推介牌”,在交通要道、超市等人員密集區域制作懸掛標語,發放宣傳手冊,緊盯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大中專畢業生4類重點人群,對政治素質強、有專業技術特長和致富帶富能力、愿意返鄉支持家鄉建設的,登記造冊,建立鄉土人才庫。
行走在豫北湯陰縣白營鎮北陳王村,粉刷如新的墻面,古樸精致的牌坊,絢麗多彩的墻體宣傳畫,干凈整潔的街道,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景象展現在眼前。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們感慨萬分:“俺村這兩年變化可大了,以前垃圾隨處堆放,到處臟亂差,現在村里靚麗的就像個公園。這功還要記在俺們的張來賓書記身上。”
原在外創業成功的張來賓,多年來一直關注著村里的發展,先后為村里捐款200余萬元。2016年3月,他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兩委”干部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成立“五風”監督理事會,為村民安機頂盒、通天然氣,辦深受群眾歡迎的農民夜校……兩年間,北陳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村集體和村民收入不斷增加,村民幸福感越來越強,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張來賓感慨說。
營造關心、關愛、關注鄉土人才的濃厚氛圍,讓鄉土人才感受到家鄉黨委、政府的溫暖,形成回報家鄉、攜手合作、共謀發展的良好共識。自鄉土人才聯絡和回歸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各地開展市縣鄉村“四級聯動”,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聯絡溝通有序有效,鄉土人才持續回歸,呈現出了遍地開花、共建家鄉、共謀發展的好態勢。
政策釋放,激發鄉土人才返鄉的熱情與動力
建立健全鄉土人才回歸政策體系,發揮政策“虹吸效應”,為鄉村發展“引鳳還巢”。河南省不斷在用地、資金、審批、稅收等方面出臺優惠和獎勵政策,引導鄉土人才返鄉發展、投資興業,推動智力回歸、人才回鄉、資本回流。在豫南新縣,通過政策吸引和鄉情感召,有20多名外出成功人士意向回鄉發展產業項目,擬投資額達10億元;同時,該縣主動為返鄉人員提供就近就業信息服務,舉辦了2場“互聯網+返鄉就業”招聘會,簽訂意向用工協議500多份。
禹州市則將鄉土人才聯絡和回歸工作作為拓寬村級后備人選、建強基層骨干隊伍的重要渠道,直接增強鄉土人才對村級事務的參與度和認同感,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結合脫貧攻堅工作,該市還設立100萬元扶持基金,用于獎勵自主創業的鄉土人才,激勵鄉土人才返鄉創業熱情。
今年1月底,河南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關于做好當前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通知》,為返鄉農民工送上包括創業補貼、金融服務、保險補貼、稅收優待、貢獻獎補等政策“大禮包”,提出初次創業免稅、為創業主體提供數千萬元貸款額度的支持。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正建立一套合理的保障機制,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農村人才引進使用,優化鄉村創業創新環境,把有志于農業農村發展的各類人才“吸進來”;同時地方各級政府也在加大農村“筑巢引鳳”工程的投資和投入,擴大招商引智力度,把更多在外的家鄉人才“引回來”,讓他們在家門口創業,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初見成效,讓鄉土人才踏實建設家鄉、全力致富鄉鄰
如今,鄉土人才正通過產業反哺,助力家鄉發展。商丘市睢陽區婁店鄉李樓村村民陳濤在2018年6月,因母親住院回鄉探親,便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只有返鄉才能陪在父母身邊盡孝道,才能讓更多的人得到就業機會。”陳濤說。婁店鄉政府得知他的想法后,派專人給他講解返鄉創業相關支持政策,這讓他徹底放下了思想包袱,并決定在村里的扶貧車間內建廠并快速投產。
走進陳濤的億豐箱包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馬不停蹄地加工一批箱包,來自附近村莊的80余名村民在此工作。“工廠就開在家門口,在這里上班既能掙錢又能顧家,這個月家里事多,上班時間不固定,也掙了1500多元。”李樓村一位留守婦女笑著說。未來陳濤計劃在3年內打造一個千人箱包企業。
發現“本土”人才,召喚“離土”人才,新安縣在聚集人才上下足了功夫,真正把關心家鄉發展、心系鄉村未來、服務家鄉建設的各界人士攏在了一起。該縣五頭鎮包溝村的潘衛星是一名機關退休干部,在2018年村委換屆選舉中當選了村黨支部書記,之后他帶領全村干群硬化道路、安裝路燈、打井、鋪管網、建農耕文化園、建文化廣場和扶貧車間,群眾擁護、黨員支持,包溝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帶著感情幫困,帶著項目發展。一直心系家鄉的王孚領,于2018年5月回滑縣桑村鄉回木村建設回木田園綜合體,成效已初步顯現,每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人前來參觀,村民們心里都充滿了喜悅之情。環境整潔了,村里漂亮了,美麗鄉村建設讓大伙兒的日子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