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选视频在线观看-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91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看污片-在线看污

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在扶貧路上踐行初心使命
2019-08-06 09:26:00  來源:人民日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近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組織舉辦了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巡回宣講。11名宣講人講述了他們在脫貧攻堅一線日夜奮戰、摸爬滾打,真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全力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改善生活、改變精神面貌的故事。他們的先進事跡集中展現了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人民公仆形象,是開展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現將11名宣講人的發言摘編刊發。  ——編  者

  

  修好通村路  開辟致富路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  王壽梗

  初到四川省雷波縣磨石村,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行路難。我們把修路作為扶貧攻堅的頭一仗,先后協調資金600多萬元,在通村路上增加錯車道、波形護欄,修繕改造路面14.5公里,在村里修建了通組路、入戶路10.2公里,既保障了群眾出行安全,同時也為脫貧致富打好基礎。

  如何開辟致富路、幫助鄉親們增產增收?這是我苦思冥想的問題。經多方考察并請專家論證,我們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逐步發展了紫山藥、獼猴桃、山桐子、中草藥種植和生態蛋雞養殖等五項產業。

  2017年3月,在雷波縣教科局的支持下,我們先后引進種植了30多畝紫山藥。紫山藥被譽為“紫人參”,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好,當年種當年收,每畝地每年能增收5000元以上。

  2017年11月,我們又建設了25畝優質獼猴桃產業示范基地。我和村組干部專門到西昌市考察學習,把種植獼猴桃的專家請到了村里。我們還在獼猴桃樹下套種了中草藥白芨。僅這兩項產業,每年就能為村民增收50萬元以上。我們利用荒山荒坡種植了400多畝山桐子樹,每畝地每年能增收3600元以上。我們用10畝山林地建設了生態蛋雞養殖基地,每年能為村民增收20多萬元。

  為孩子們鋪設求學路,很快被提上了我們的扶貧日程。我們加快建設完成了400多平方米幼兒園教學樓,雷波縣教科局派來了既能說彝族話又能說普通話的幼兒園老師。此外,我們組織村里10多名在校生開展了兩次“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動,到成都市知名高校、科研企業等10多家單位參觀互動,孩子們一個個興奮不已,都說會努力學習,將來當科學家、工程師。為百姓謀得實實在在的幸福,讓我收獲滿滿。

  

  選好產業帶領鄉親致富

  中央政法委  丁  杰

  還記得剛剛來到內蒙古扎賚特旗巴達爾胡嘎查村,每每夜深人靜時,我都會自問:“我來村里的初衷是什么?我的扶貧工作做了什么?”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現在我把自己當成咱嘎查人。”這是我第一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時的開場白。然而,面對在座的爺爺輩的老支書,叔叔輩的黨員代表、村民組長,30歲出頭的我顯然難以服眾。大家議論紛紛,充滿疑惑:“他來了能帶領咱們致富嗎?”

  打贏脫貧攻堅戰,選好產業是關鍵。我主動順應當地民情民意,引導貧困群眾轉變農業結構,由過去種植以糧食為主的黃貯玉米,改為以種植飼料為主的青貯玉米,把牛羊散養改為圈養,通過青貯飼料加工、肉牛規模養殖增收致富。在中央政法委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扶持下,通過多方籌措資金250余萬元,建立了農民合作社,構建了大戶帶小戶、黨員帶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貧困戶得實惠、合作社有利潤、村集體有收益的三方共贏。兩年來,這一措施帶動近200戶貧困戶脫貧,村民幸福感不斷提高。

  同時,我利用機關幫扶資金設立產業發展獎勵基金,積極鼓勵貧困戶開展家豬養殖、黑木耳種植等庭院經濟、林下經濟,大力提倡多勞多得。一時間,戶戶都有脫貧產業、人人爭當致富能手的良好氛圍在村里逐漸形成。通過幾年來的幫扶,全村貧困人口家庭年人均收入從之前的2900多元增加到4200多元。

  如今的巴達爾胡,路修了、橋架了、燈亮了,老百姓的心更暖了。

  

  扶的是產業  聚的是人心

  人民日報社  時圣宇

  四年前,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河南省虞城縣韋店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然而,現實卻比想象的難。當時我默默立下誓言:不干出個樣子,決不罷休!

  2016年11月24日,村子里迎來大雪。當時我正在鄭州市匯報工作,突然接到村民的電話:“時書記,你快來吧,李東亞家的鴨棚被大雪壓塌了。”到村以后,我直奔現場,參與到救災當中……經過一天一夜的緊急救助,幸存的鴨子得以安全轉移。后來,李東亞家成為村里的養殖大戶,韋店集村的肉蛋鴨養殖也從1家發展到13家,從3000只發展到5萬只。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逐步探索形成了三個工作法,即普惠式扶貧、重點帶動式扶貧和創建核心品牌。

  普惠式扶貧,我們選擇大田蔬菜、中草藥種植等投入少、技術難度低、風險小、覆蓋面廣的產業,著力解決脫貧問題。

  重點帶動式扶貧,我們發展了鄉村旅游、五金工量具加工等產業,培育致富帶頭人。同時,我們發展綠化苗圃、水產養殖、水上樂園等河道經濟,打造“十里畫廊”精品鄉村游,不僅帶動本村和鄰村200多貧困人口就業,每年還給村集體創收60萬元。

  我們還打造了韋店集村自己的農業品牌“樂農優品”,開了自己的網店“農家味道”。

  基層扶貧扶的是產業、聚的是人心。只要我們把群眾每一件小事都當成大事放在心上,群眾也會把我們放在心上。

  回顧這四年1400多個日日夜夜,有苦有累,有哭有笑,但我從來沒有后悔。感謝組織讓我成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的大局中貢獻綿薄之力,在奮斗的新時代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黨員頂上去  村民動起來

  全國總工會  夏成方

  我剛到山西省壺關縣水池村時,水池村貧困發生率43%,老百姓說:水池村,臟亂差,外村姑娘不愿嫁。

  有些村民整天游逛,什么活都不愿干,就是我們常說的“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我們黨支部提出:共產黨員頂上去、男女老少動起來。為此,我們組織勞動競賽,村民務工收入每超過5000元獎勵100元;實施政策激勵,村民每種一畝蔬菜獎勵500元;依靠示范帶動,評選“水池勞模”“致富能手”“優秀在外務工人員”“脫貧光榮戶”,讓熱愛勞動的村民上光榮榜;開展宣傳教育,培訓勞動技術、介紹致富經驗,設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文化墻,形成了勤勞致富的氛圍。

  去年,我們村建了占地200畝的特色農業產業園區、航天品種示范基地,40多戶貧困戶主動參與產業結構調整,人均增收3000元。

  文化如冬雪,純凈村民的思想。我們開設了水池大講堂,采取場院宣講會、家庭宣講會、小組宣講會等方式,定期向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等。此外,我們在村委大院立起一根旗桿,組織村民唱國歌,舉行升旗儀式,引導村民愛國要從愛家愛村做起,村民的集體榮譽感不斷增強。

  在全國總工會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先后有800多人參與支持扶貧,12家單位捐款捐物,累計到位500多萬元資金、物資。村里先后建設了14個冬暖大棚,15個春秋棚,300千瓦光伏電站,18戶50人實施易地搬遷,戶戶通自來水、通硬化路、通下水道,村子亮化、美化、綠化、凈化,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小山村實現網絡全覆蓋

  中國科協  房瑞標

  2015年,我走進了位于山西省呂梁山區的嵐縣樓坊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全村不到500人,而且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年輕勞動力長年外出打工,只留下空巢老人。

  隨著走訪的深入,我在思考一個問題:能不能通過信息化手段,讓留守老人和長年在外的子女及時交流。由于我們村距離縣城較遠,網絡信號一直很差。經多方協調,中國科協、山西省科協和呂梁市移動公司從經費和技術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2016年6月,移動寬帶通到了村里并實現了網絡全覆蓋,老鄉可以免費無線上網。

  網絡覆蓋以后,大部分身在外地的子女都為留守家里的老人更換了智能手機。那段時間,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老人在手機上安裝微信、教他們用手機上網,也更加拉近了和老人們的關系。

  再后來,正趕上滿山的土豆花開,我們配合縣里搞了個“土豆花開”鄉村旅游節,吸引了很多城里人來村里游玩。我們動員老人發揮自身特長,開了家土豆宴農家樂,把為子女做飯的熱情轉移到游客身上。在消除孤獨的同時,擴大家庭收入來源。

  在中國科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籌劃建設了600余畝馬鈴薯種薯種植基地,把全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部納入其中,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科技因素,實現增收目標。2016年,在全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國科協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村人均年收入達到4100元,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標。

  作為第一書記,我感到駐村工作既要“用物”更要“用心”,真正在農村做出一番實事,讓百姓喜笑顏開。

  

  既要辦實事  也要講公平

  最高人民檢察院  秦西寧

  云南省富寧縣格當村地處滇黔桂石漠化片區,是我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于一體,自然環境惡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

  身為駐村第一書記,不僅僅要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群眾,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各項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為重要。

  在格當村苗族聚居的蘇麻弄村小組,為了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需要在村里找一塊場地作為集體活動場所。

  一開始開群眾會討論選地塊的時候,大家都很支持,都愿意無償讓出來,還一一簽了字、按了手印。不料,項目推進時卻遇到了“攔路虎”——被占菜地的兩戶村民突然變了卦,堅決不同意讓。

  經過和兩家溝通,終于摸清了底:每家提出要2萬塊錢,否則免談。我帶著駐村干部一次次登門做工作,引來很多村民圍觀。有人跟這兩家人吵了起來:“政府給村里修場地,是為了大家,當初你們答應得好好的,現在又不讓動工,這么做不合適!”兩家人堅持說:“當時同意是因為大家一起讓,現在卻只有我們兩家讓,不公平。”

  我這才明白過來,問題的癥結并不在于補償多少,而在于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讓他們覺得不公平。于是,我們把涉及到的六家人召集到了一起,經過商量,對菜地進行了綜合調整,不僅保證了工程用地,也保證了家家有菜吃,六家人都同意讓地,沒有一家拖泥帶水。

  兩年扶貧路,一生格當情。我深刻感到,只有心系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我們的扶貧工作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沿江走廊”帶火鄉村旅游

  水利部  沈東亮

  2015年8月, 伴隨著脫貧攻堅的號角聲,我來到了重慶市萬州區大周鎮鋪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如何突出鋪埡村的亮點,讓更多人來村里旅游?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帶領鋪埡村班子成員一改零敲碎打的做法,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策劃旅游項目。村里找到鎮、區、市移民部門,爭取并整合資金1200多萬元,準備集中這些有限資金建設沿江長廊,打造旅游亮點,爭取引來“金鳳凰”。

  經過不懈努力,到村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鋪埡村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萬州區中小學學生到村里野炊,萬州煙草公司來村里搞拓展訓練。周末到村里自駕游的車輛有500多輛,有時還堵車。村里開了5戶農家樂,高峰時游客都要排隊吃飯。沿江長廊的建設,成功實現了筑巢引鳳的目標,帶來了鋪埡村鄉村旅游火爆的景象,成了眾多旅游開發公司爭搶的熱土,土地流轉價格節節攀升,給老鄉帶來旅游紅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土地流轉收入。2017年7月,鋪埡村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2%降到1%,貧困人口由2015年的81戶209人下降到6戶12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衛生防治、群眾娛樂等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提高,產業發展逐步增強。

  在與鄉親們朝夕相處的730個日日夜夜里,我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意、用真心傾聽民聲,我們有信心把貧困搬下山、把幸福帶上山。

  

  把村里柚子賣出大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商務部紀檢監察組  劉  艷

  2016年3月,剛到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群策村時,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鄉村經濟的落后。缺乏支柱產業,是造成群策村貧窮的主要原因。村里家家戶戶種紅心柚,但銷售難、增收難。

  如何讓柚子走出大山?我想方設法對接大的電商平臺和商場超市,但我們沒有注冊商標、農產品檢測、公司化和訂單式管理,不符合采購標準,屢屢碰壁。我到工商局詢問注冊流程、去農業局申請檢測……終于打通了制約環節。我將種植信息檔案化,種樹、施肥、修枝等實施全流程質量把關,引進追溯云技術,給每個柚子貼上追溯二維碼。我學習和摸索如何開店、銷售、包裝、策劃、宣傳,培訓村民開辦“群策柚園”網店,打通線上零售線下銷售渠道,帶動村民增收。

  如何讓柚子賣個好價錢?我們打造龍安柚品牌,將“商務+扶貧+文化”結合,策劃實施“愛柚之人心中有愛”品牌建設方案,講述龍安柚故事。我們策劃“村民為紅心柚代言”活動,以“紅色純真——在柚子樹下成長的小姑娘”為題,把貧困戶女孩依依的畫印在柚子包裝上,讓更多人關注我們的柚子。

  有心人,天不負。通過一整套扶貧組合拳,我們實現了戶均增收3000元,讓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被評為四川省“省級四好村”“全省農民夜校示范點”“集體經濟發展示范村”,助推和帶動了市縣鄉三級的電商發展,形成了輻射效應。鄉親們愛稱呼我“柚子書記”,很多村民都說:“北京來的那個女娃娃,是個干實事的人。”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 高清 日本视频 | 婷婷爱五月|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 久久久久免费 | 黄色视视频 | 亚洲美女视频网 | 亚洲最大综合网 | 黄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 成 人 黄 色视频免费播放 |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国内精品视频成人一区二区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激情www |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 91国内精品线免费播放 | 激情伊人网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成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 色老大综合久久综合热 | 黄色免费观看 | 男女毛片免费视频看 | 成人va视频| 欧美人的性视频 |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 天天综合天天干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我色网 | 日本国产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色婷婷在线影院 | 91在线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