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博后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本著“深思篤學、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的原則,把學習黨史同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緊緊牽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謀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路徑,加快推進鄉村產業發展。
博后村位于海南省三亞市亞龍灣。2013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博后村時,留下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深情囑托,為鄉親們砥礪前行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村里現有民宿48家、客房1600多間,日均接待過夜游客2000多人次,帶動餐飲、零售、地攤、夜市經濟蓬勃發展,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8萬元,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比照鄉村振興總要求,找差距、補短板,著力打造產業升級版。
第一,擦亮培訓品牌。2019年11月2日,海南省委黨校在博后村掛牌成立了現場教學點;2020年,三亞市吉陽區在博后村配套建設了黨群服務中心,可承接各類培訓班。自2020年5月至今,博后村先后承接各類培訓60多次,如鎮黨委書記班、旅游扶貧班等。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大培訓產業,吸引更多黨員干部來博后村開展研學活動。
第二,規范夜市發展。2020年5月以來,全村8個小組開辟了約1公里長的夜市,帶動300多個村民就業。閑暇時,村民不再飲酒賭錢,而是學電腦、考駕照、練攤掙錢。考慮到交通安全,夜市攤位不能繼續擺在主路兩側,村里正在重新規劃夜市攤位,準備在主路南側騰出一塊地,建設好排污排水設施和移動廁所,促進夜市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第三,提升服務水平。民宿業的發展,給基礎設施和管理帶來挑戰。我們通過完善機制、強化職能,著力營造良好服務環境。如針對疫情防控,在村內建立了核酸檢測點,方便游客檢測核酸;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消防安全、衛生健康、環境保護等管理,近期引導部分商戶安裝了油水分離器,避免地下污水管網堵塞污染環境。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我們將加倍努力,讓鄉村振興的愿景在博后村早日成為實景。(海南三亞市博后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李人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