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助推村集體經濟除殼除弱,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村級經濟發展的活力,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配優班子“強基”。圍繞抓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抓村級經濟發展,對2019年度12個集體經濟扶持激勵村黨組織書記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通過“外請高手、內尋新手、提升老手”的方式,對思路寬、點子多、懂經營、會管理的,兼任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對有發展意愿但經營能力尚有欠缺的,加強培訓和指導,幫助其提高發展能力;對綜合素質好但不夠熟悉經濟業務的,通過選派第一書記、選聘“經濟能人”等措施,確保每個扶持激勵村都有較強的集體經濟發展帶頭人。
鮮明導向“壯骨”。充分發揮鄉鎮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讓干部專心圍著“項目”轉。實施“三個一批”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行動,每年扶持一批除殼除弱、獎補一批提檔晉級、激勵一批做大做強。不斷深化拓展“雙培雙帶”先鋒工程,采取先創后扶,以扶促創的辦法,設立帶頭創業致富標兵,每個扶持資金1萬元,設立“雙培雙帶”示范基地,每個給予扶持資金5萬元。認真謀劃制度《銅陵市郊區村干部管理辦法》,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年度考核評價體系,與績效報酬直接掛鉤,有效破解基層干部“等靠要”思想。
盤活資源“造血”。以行政村為單位開展資源、資產、資金“三資大清查”,重點摸清村級集體經濟的“三資”存量,讓集體資產合理流動增值。對長期撂荒的土地,依法收回其經營權,對集體所有的山林、坡灘、田塘、水堰、礦產等資源產權再次認證,由村集體牽頭招商引資或聯合農戶參股開發,同時,加快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將閑置的土地、房屋變為集體資本,通過存量折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將這些資源轉換為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股權,切實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真正摘掉“空殼村”這頂“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