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道鄉毛道村種植的百香果進入了盛果期。4月18日上午,正在百香果扶貧示范基地和村民一起摘果子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黃葉軍,手機上來了一條信息,是保亭縣加茂鎮共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隋耀達發來的,隋耀達告訴黃葉軍,第二天他將帶人到毛道村參觀。
隋耀達可是海南省選派干部隊伍中的“名人”,因扶貧工作出色,被評為全國第九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一直以來,共村都是外地人考察學習的對象,可隋耀達這次卻選擇到毛道村取經,這是什么原因呢?
黃葉軍(左四)在向隋耀達一行介紹毛道村產業發展情況
毛道村位于海南省中部山區,有村民526戶1765人,森林面積約2.6萬畝,耕地面積僅1200多畝,村民大多種植傳統橡膠,收入較低。2019年2月,黃葉軍從海南省紀委被派至毛道村任職,在了解村情后,他認為,橡膠是傳統產業,價格受市場影響波動大,要想讓貧困群眾脫貧,就得選好的產業帶動。
選擇什么產業呢?黃葉軍每天扎在田間地頭,沒事就和村民聊天,聽取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又帶領村干部及部分群眾外出參觀。經過充分調研,黃葉軍決定在抓好橡膠等長期產業基礎上,見縫插針地發展“短平快”的百香果種植。
“五指山溫差大,光照充足,空氣質量和山泉水質都非常好,很適合種植百香果。” 黃葉軍說,為了贏得市場,他們選擇的黃金百香果比其他品種更甜,口感更好。“別小看這一顆小小的百香果,營養價值是蘋果的7倍,售價在每斤15元左右,市場供不應求。”
走進毛道村百香果扶貧示范基地,只見成熟的果子通體金黃,懸吊在綠油油的藤蔓之間。可在一年多前,這塊地因排水不暢,常年被撂荒,村民們形容這里“晴天硬梆梆,雨天水汪汪,種啥啥不長,一片野草荒”。
土地不能這樣浪費!黃葉軍積極聯系省農業廳等單位,爭取到32.6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又向廣發證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等公司籌集資金80萬元,用于平整土地、修建排水渠、引入專業種植公司。村支部與公司合作負責基地的生產經營管理,村民以土地出租的方式自愿入股。黃葉軍還與海南省農科院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多次邀請專家團隊為村民進行現場培訓,指導百香果產業發展。
基地里,村民黃海清正在對百香果進行挑揀、打包。2013年,黃海清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里的幫助下,他散養了羊和豬,于2016年順利脫貧。因受非洲豬瘟影響,黃海清存在返貧風險,黃葉軍便安排他到百香果基地務工,每月收入3200元。此外,黃海清還將自家9分地租給村里,2019年底分紅1738元。“現在,我在基地打工,有租金、分紅和工資三方面收入,感覺生活更有奔頭了。”黃海清笑著說。
“每年盛果期,基地工人忙不過來時,我們還會雇一些臨時工,日工資120元,大多是貧困戶。”黃葉軍說,目前,毛道村百香果扶貧示范基地有120余畝,幫扶帶動農戶190戶,其中貧困戶188戶。2019年種植當年就產生了經濟效益,村集體分紅10.76萬元,農戶分紅2.85萬元。今年,基地將擴建至260畝。毛道村還將大力發展百香果飲食文化產業,開發百香果茶、百香果酒和百香果火鍋等產品。
撂荒地里長出“金疙瘩”,隋耀達一行對毛道村的百香果產業連連稱贊。此行隋耀達還有一個心愿,就是想了解坐落在毛道鄉的五指山市首家汽車檢測中心項目,這也是毛道村的村企合作典范。
4月8日,五指山市鴻泰汽車檢測中心正式營業。中心在建設之初,黃葉軍思考,怎樣才能把汽車檢測中心建設與毛道村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呢?他找到了五指山鴻泰機動車檢測服務有限公司,經過多次協商,雙方達成合作意向。毛道村緊挨海南兩條省級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到市里僅10多分鐘車程,但村里沒有建設用地指標。黃葉軍轉變思路,考慮到毛道村到鄉里也就2.5公里,他便在毛道鄉轉租了6.489畝地,每畝租金1200元,每年從村集體經濟中向毛道鄉政府支付租金7786.8元。鴻泰公司投入500余萬元進行項目配套,并負責檢測中心的運營管理,自負盈虧。
根據毛道村與公司簽訂的協議,村里每年可獲得分紅15萬元,還聘用12名貧困戶為檢測站工作人員,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接下來,我們計劃在檢測中心附近再租3畝地,與鴻泰公司合建一個汽車保養維修中心,一方面完善檢測中心便民功能,另一方面也增加村民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黃葉軍說。
近年來,毛道村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42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全村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正因為如此,毛道村的發展才吸引了像隋耀達這樣的“名人”的關注。“好點子都是在交流學習中產生的,我們自己也要主動走出去,拓寬思路和眼界。”黃葉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