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方城縣楊集鎮,提起胡崗村黨支部書記李小靜,當地的干群都嘖嘖贊嘆。
胡崗村轄4個自然村,耕地面積1645畝,有農戶280余戶1200余人,其中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39人。曾經是出了名的臟亂差,各項工作都比較滯后。李小靜履新黨支部書記以來,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點燃發展“新引擎”,在黨員教育、群眾教化、環境整治、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了后進村的華麗轉身,榮膺“南陽市衛生先進村”“方城縣社會綜合治理先進村”等稱號。
加強理論學習提素質
李小靜深刻認識到,只有從思想上引、作風上帶、工作上幫,才能形成一支能力強、作風硬、品行正、威信高的干部隊伍,才能為村級各項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奠定基礎。
上任胡崗村黨支部書記伊始,李小靜不斷加強學習以補短板,牽頭制定胡崗村學習計劃,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村“兩委”成員、全體黨員、村民組長、群眾代表系統學習政策理論、法律法規、農業技術和基層工作方法等,著力提高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并交流心得體會,開展調查研究,觀看遠程教育專題片,在全村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李小靜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從熟悉到適應、從適應到勝任、從勝任到創新的成長歷程,以出色的工作成績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聚力脫貧攻堅惠民生
李小靜和胡崗村“兩委”成員、駐村第一書記嚴格落實各級精準扶貧政策,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力度,光伏扶貧和光榮合作社分紅全覆蓋。目前,該村貧困戶已脫貧15戶36人,未脫貧2戶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3%。
為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群眾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殷實成果,該村多方籌資200余萬元,修建主干道7550米、排間道724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23盞,方便了群眾出行;對紅土河廢舊水庫進行加固和擴容,著力發揮防洪、灌溉、蓄水的功能;更換供水增壓罐1座,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新增大型變壓器4臺,有效應對用電負荷增長,保障安全用電;升級改造村黨群服務中心,配齊辦公設施;建成彩色透水文化廣場,完善了戲臺、籃球場、體育器材等設施;建成仿古式休閑長廊和游園,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整治人居環境展新顏
李小靜帶領胡崗村黨員群眾用環境治理揮筆美麗鄉村畫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4個自然村設立垃圾集中堆放點8處,配備鐵皮垃圾斗6個,安放垃圾桶70余個,采取村收集、鎮轉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配備保潔員對道路、河溝、坑塘等重點部位進行日常保潔,大大改善了全村的人居環境狀況。同時,該村常態化開展戶容戶貌觀摩評比,督促農戶注重家庭衛生,樹立榮辱觀念,增強思想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019年以來,胡崗村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全面推進水沖式廁所建設,建成了30噸太陽能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安裝了15噸的大處理池,群眾滿意度極高。
弘揚文明鄉風促引領
為提振干群的奮斗士氣,樹立文明新風,李小靜牽頭挖掘了抗日英雄金宇棟、西漢法圣張釋之等胡崗村的歷史人物事跡,將原來的廢舊房屋改造成展現胡崗村面貌變化的“村史館”,讓群眾銘記歷史,深刻感受鄉村變化;選樹了大公無私、心存鄉里的李蘭增,悌孝合一、恭謹大愛的石成方等“胡崗好人”代表,號召全體村民向他們學習。
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二十四孝圖等內容,該村建設文化墻2000余平方米,用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育身邊人。每年評選“好媳婦”“好公婆”“十佳孝子”“最美鄉賢”“脫貧標兵”“公益之星”“創業之星”“衛生之星”等先進典型,引領、帶動村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加強品德培育,摒棄陳規陋習,弘揚新風正氣,打造成為縣級文明村。
李小靜扎根鄉村,情灑農家,用忠誠、擔當、實干的工作激情,踐行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永恒初心,抒寫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彩華章。